詩人大全

彭而述

[明代] 彭而述

彭而述, (1605~1665)字子籛(jian),號禹峰,鄧州彭橋人,明末清初官吏、學(xué)者。清順治初年,任兩湖提學(xué)僉事,守永州道,后為貴州巡撫。永州失守后,被罷官,歸故里,飲酒賦詩,抒懷詠志。后得王鐸推薦,初補衡州兵備 道,任副使,再升任貴州按察使、廣西右布政使。后被舉薦云南左布政使。后而述感到年事已高,與其追逐于戰(zhàn)陣戎馬之間,不如著書名山,隨作《歸田記》,歸鄉(xiāng)專事著述。彭而述被免官歸里的十年間,著作甚豐,代表著作有《讀史亭集》16卷、《文集》12卷、《讀史外篇》8卷、《宋史外篇》8卷、《續(xù)讀史外篇》8卷,其中《南游文集》、《明史斷略》、《滇黔集》等今已不存。《讀史異志》、《讀史別志》、《讀史新志》等,在前國立北平圖書館有藏。

梁有年

[明代] 梁有年

梁有年,字書之,號惺田。順德人。明神宗萬歷二十三年(一五九五)進士。選授翰林院庶吉士。讀書中秘三載,歷授吏、禮、刑三科給事。奉使朝鮮,賜一品服,卻饋金,朝鮮君臣咸異之。為監(jiān)察御史,在諫垣七年。尋外補,任山東參政,河南、湖廣按察使。累官至浙江右布政。后以薦升鄖陽巡撫,適以憂歸,旋卒。有《疏草》及《使東方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?!肪硭亩袀?。

黃維貴

[明代] 黃維貴

黃維貴,字周士,一字懷龍。順德人。明神宗萬歷十年(一五八二)舉人,任浙江樂清知縣,升溫州府同知。尋以病致仕歸,筑室溪上,暇時惟與山癯野叟臨流觴詠,以相娛樂。嘗從學(xué)歸善楊起元,高談性命之學(xué),深詣遠到。蘭溪徐魯源時以憲使倡道粵中,維貴復(fù)與之參訂異同,娓娓不倦。有《敦仁堂稿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?!肪砣擞袀鳌?

周鼎

[明代] 周鼎

(1401—1487)浙江嘉善人,字伯器,一名鑄,字九鼎。博覽群書。正統(tǒng)中參贊軍務(wù)金濂辟為幕僚,從至福建。旋授沭陽典史,為王竑所惡,罷官歸。遨游三吳,賣文為生。與修《杭州府志》。有《桐村集》、《疑舫集》、《土苴集》。

袁宗

[明代] 袁宗

松江人,字宗彥,以字行。洪武中官王府長史,坐事謫云南。有《菊莊集》。

郭武

[明代] 郭武

明鳳陽府人,字炅隆。定襄伯郭登同母弟。童年時,仁宗召試以詩,武援筆立就。好學(xué)不倦。官尚寶司丞。

梁潛

[明代] 梁潛

(1366—1418)明江西泰和人,字用之。洪武末舉人。以才薦,知四會縣。后歷陽江,陽春諸縣,皆以廉能稱。永樂元年召與修《太祖實錄》。書成,擢修撰。又代鄭賜為《永樂大典》總裁。十五年帝至北京,太子監(jiān)國,留輔太子。尋有人誣太子擅宥罪人,牽連及潛。下獄被殺。有《泊庵集》。

周詩

[明代] 周詩

蘇州府昆山人,字以言。精醫(yī)理。至京師,以詩文游公卿間,為人治病,常應(yīng)手而愈。將以尚醫(yī)官之,拂袖而去。至杭州,詩名甚噪,當(dāng)?shù)厝耸繝幭嘌又?。辭歸,與常熟孫艾為至交,后卒于其家。平生著作多散佚,晚年所存,有《內(nèi)經(jīng)解》、《虛巖山人集》。

梁紹裘

[明代] 梁紹裘

梁紹裘,順德人。儲曾孫,孜子。明世宗嘉靖年間諸生。清咸豐《順德縣志》卷二三有傳。

霍與瑕

[明代] 霍與瑕

廣東南海人,字勉衷?;繇w子。嘉靖三十八年進士。授慈溪知縣。以嚴(yán)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,不為禮,被劾罷。后起知鄞縣,官終廣西僉事。

周筼

[明代] 周筼

(1623—1687)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,初名筠,字青士,別字筜谷。以孝稱。明末棄舉子業(yè),開店賣米。以賤價買得故家書一船,于肆中讀之,遂工詩,受朱彝尊賞識。為人倜儻不羈,性好施,人有匱乏,輒資給之。后客游四方以終。有《詞緯》、《今詞綜》、《采山堂集》、《析津日記》等。

李義壯

[明代] 李義壯

明廣州府南海人,字稚大。嘉靖二年進士。授仁和知縣,嘉靖二十六年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,被劾罷。有《三洲稿》。

陸之裘

[明代] 陸之裘

蘇州府太倉人,字象孫。陸之箕弟。貢生,官景寧教諭。有《南門續(xù)集》。

王嗣經(jīng)

[明代] 王嗣經(jīng)

江西上饒人,字曰常。本姓璩。身魁梧,多笑言,吟詩不輟。博學(xué)多撰述。有《秋吟》,一時傳誦。

趙焞夫

[明代] 趙焞夫

趙焞夫(一五七八—一六六八?),字裕子。番禺人,一作從化人。明思宗崇禎間諸生。著有《草亭稿》。清陳伯陶編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卷一有傳。

如蘭

[明代] 如蘭

明僧,杭州府富陽人,字古春,號支離。住持天竺寺。永樂初召校經(jīng)律論三藏。有《支離集》。

林坦

[明代] 林坦

林坦,字坦之。東莞人。烈子。明神宗萬歷二十五年(一五九七)舉人。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九有傳。

楊晉

[明代] 楊晉

楊晉,字子晝,一字二雪。香山人。明思宗崇禎十六年(一六四三)貢生,官兵部職方司主事,旋致仕歸養(yǎng)。有《何慕臺遺稿》。清光緒《香山縣志》卷一一、清陳伯陶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卷二有傳。

王鴻儒

[明代] 王鴻儒

王鴻儒(1459-1519),字懋學(xué),別號凝齋,明·南陽府(今河南省南陽縣)人。少小聰慧,敏悟絕人,家貧為府書佐。書法歐、顏,作字端勁有古法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中進士,授南京戶部主事,出為山西提學(xué)僉事,進副使,官至戶部尚書。明朝前、中期著名詩人、政治家、文學(xué)家、書法家。

馮紹京

[明代] 馮紹京

馮紹京,字敬宇。順德人。明神宗萬歷元年(一五七三)舉人,官睢寧知縣,有《翁山吟》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五、清康熙《順德縣志》卷七。

王永積

[明代] 王永積

明常州府無錫人,字崇巖,號蠡湖野史。崇禎七年進士。官至兵部職方司郎中。有《錫山景物略》、《心遠堂集》。

李應(yīng)禎

[明代] 李應(yīng)禎

李應(yīng)禎(1431—1493)明代官員、書法家。初名甡,字應(yīng)禎,以字行,更字貞伯,號范庵。南直隸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景泰四年舉人,選授中書舍人,遷南兵部郎中,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,人稱李少卿。書宗歐陽詢,平正婉和,清潤端方,自成一家。

屈修

[明代] 屈修

屈修,字修古,號鵝潭。新會人,一作番禺人。善山水、書法。事見《嶺南畫徵錄》。

釋今白

[明代] 釋今白

今白,字大牛。番禺人。俗姓謝,原名淩霄。諸生。明桂王永歷七年(一六五三),皈天然禪師薙染登具。十年,值雷峰建置梵剎,工用不貲,白發(fā)愿行募,沿門持缽十馀載,叢林規(guī)制次第具舉。一夕行乞,即次端坐而逝。事見清宣統(tǒng)《番禺縣續(xù)志》卷二七。

釋弘贊

[明代] 釋弘贊

弘贊(一六一一—一六八六),字在犙。新會人。俗姓朱。明思宗崇禎六年(一六三三),初入肇慶鼎湖蓮花洞,翌年禮棲壑于蒲澗,剃染受具。以己事未明,遂度嶺而北,遍參諸方。后歸鼎湖,為二代住持,號草堂和尚。著有《木人剩稿》等百馀卷。清光緒《廣州府志》卷一四一有傳。

馮夢禎

[明代] 馮夢禎

馮夢禎(1548—1606),字開之,號具區(qū),又號真實居士,浙江秀水(今嘉興)人。著名的佛教居士。 明代詩人。公元1577年(明萬歷五年)進士,官編修,與沈懋學(xué)、屠隆以氣節(jié)相尚。后因得罪宰相張居正,被外謫廣德州判,復(fù)又累遷南國子監(jiān)祭酒,3年后被劾罷官,遂不復(fù)出。移家杭州,筑室于孤山之麓。因家藏王羲之《快雪時晴帖》,遂以此名其堂為“快雪”。馮夢禎為人高曠,好讀書,好獎掖后學(xué)。詩文疏朗通脫,不事刻鏤。著有《快雪堂集》64卷、《快雪堂漫錄》1卷、《歷代貢舉志》等。

顧祿

[明代] 顧祿

明松江府華亭人,初名天祿,字謹中。洪武中以太學(xué)生除太常典簿,遷蜀王府教授。善書,行楷學(xué)蘇軾而尤工于分隸。善雜畫,喜鉤勒竹石。能詩,太祖曾命盡進其所作,故有集名《經(jīng)進集》。

屠瑤瑟

[明代] 屠瑤瑟

(1574—1600)浙江鄞縣人,字湘靈。屠隆女。士人黃振古妻。與隆媳沈七襄皆能詩。常唱和閨中。萬歷二十八年冬七襄與湘靈先后死。兩家匯刻其所作稱《留香草》。甬上耆舊詩·卷十九

曾鳴雷

[明代] 曾鳴雷

曾鳴雷,南海人。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(一六〇三)經(jīng)魁。事見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五。

劉震

[明代] 劉震

(1434—1501)明江西安福人,字道亨,號勵齋。成化八年進士第二。授翰林編修,進侍講,累遷南京國子監(jiān)祭酒。嚴(yán)課試,濟寒士,節(jié)公用以修南監(jiān)舍。有《雙溪集》。

蒙堯仁

[明代] 蒙堯仁

蒙堯仁,封川(今廣東封開縣)人。明熹宗天啟間諸生。事見明方尚祖修、清胡璿續(xù)修康熙《封川縣志》卷二一。

黃在裘

[明代] 黃在裘

黃在裘,字應(yīng)洲。順德人。著子,在袞弟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(一五五五)舉人,官國子監(jiān)博士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四。

陸師道

[明代] 陸師道

(1511—1574)蘇州府長洲人,字子傳,號元洲,改號五湖。嘉靖十七年進士。授工部主事,改禮部。以養(yǎng)母告歸,師事文徵明。善詩文,工小楷、古篆、繪事。后復(fù)起,官至尚寶司少卿。有《左史子漢鐫》、《五湖集》。

馮惟訥

[明代] 馮惟訥

馮惟訥(1513~1572),字汝言,號少洲,山東臨朐人。馮裕第五子。明嘉靖戊戌(1538年)進士,位至光祿正卿。其著作主要有《青州府志》8卷、《光祿集》10卷。他長于文學(xué)研究和古籍整理,在臨朐馮氏文學(xué)府庫中另樹一幟。他輯錄的《古詩紀(jì)》156卷和《風(fēng)雅廣逸》8卷存世,并被收入《四庫全書》,時人稱其與《昭明文選》為并轡之作。

張治

[明代] 張治

(1488—1550)湖廣茶陵人,字文邦,號龍湖。正德十六年會試中式,世宗即位,成進士。官至南京吏部尚書,入為文淵閣大學(xué)士,進太子太保。常以兵弱民窮而天下干耗、經(jīng)費無紀(jì)為憂。對人態(tài)度平易,喜獎掖士類。有《龍湖文集》。

董文驥

[明代] 董文驥

明末清初江南武進人,字玉虬,號云和、易農(nóng)。順治六年進士。官御史,敢直言??滴醭踹w甘肅隴右道。旋得還。詩有名。晚年家居,頗留意推挽后學(xué)。有《微泉閣集》。

陳天資

[明代] 陳天資

陳天資,號石岡。饒平人。明世宗嘉靖十四年(一五三五)進士。官湖廣布政使。致政歸。留心搜輯地方文獻,有《東里志》。清康熙《潮州府志》卷九上有傳。

洪恩

[明代] 洪恩

(1548—1608)明僧。應(yīng)天府上元人,俗姓黃,字三懷,一字雪浪。年十二出家,居長干寺。有《雪浪集》。

韋憲文

[明代] 韋憲文

韋憲文,字純顥,一字洪初。順德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一五五二)舉人。初授泰和教諭,歷官馬湖同知,調(diào)黑鹽井提舉,終靖江長史。晚歸會城,辟石渠洞,與門人發(fā)明師說。大約其學(xué)出江門而參合余姚,以豐城為宗。著有《學(xué)測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八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八一有傳。

周鳳翔

[明代] 周鳳翔

(?—1644)明浙江山陰人,字儀伯,號巢軒。崇禎元年進十,授編修,遷南京國子司業(yè),歷中允諭德,為東宮講官。召對時陳治安策,帝頗受震動。京師城破后自殺。

周永年

[明代] 周永年

(1582—1647)蘇州府吳江人,字安期。諸生。少負才名,制義詩文,倚待立就。晚年扼腕時事,講求掌故,欲有所作為。遭亂坎坷,居吳中西山,著詩累萬首。有《鄧尉圣恩寺志》、《吳都法乘》、《懷響齋詞》。

郭正域

[明代] 郭正域

郭正域,江夏人,郭應(yīng)聘之子,明朝政治家。神宗萬歷十一年(1583年)進士,授編修,歷禮部侍郎。博通經(jīng)籍,勇于任事,有經(jīng)濟大略,人望歸之,郭正域與沈鯉、呂坤同被譽為萬歷年間天下“三大賢”。牽連到楚太子獄之事。萬歷三十一年(1603年)三月,禮部尚書馮琦病故,由郭正域代理尚書。官至禮部侍郎。謚文毅。

項蘭貞

[明代] 項蘭貞

浙江秀水人,字孟畹。黃卯錫妻?;楹髮W(xué)詩十余年。有《裁云》、《月露》二稿。

方維儀

[明代] 方維儀

方維儀(1585—1668),女,字仲賢,安徽桐城人(今桐城市區(qū)鳳儀里人)。明末著名女詩人、畫家,所作有《清芬閣集》, 又輯歷代婦女作品為《宮閨詩史》。其繪畫師法宋代李公麟,尤擅長繪釋道人物。特別是白描《觀音大士圖》形神兼?zhèn)?,許多人爭相收藏。

道敷

[明代] 道敷

道敷,字覺明,嘉興興善寺僧,初游黃葉庵之門,后得心疾,蓄發(fā)逾年而卒。

何其厚

[明代] 何其厚

何其厚,字應(yīng)坤。南海人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(一五四○)舉人。初授南京刑部司務(wù),尋進戶部郎中。以忤同官歸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?!肪矶?、清吳道镕《廣東文徵作者考》卷三有傳。

李楩

[明代] 李楩

李楩,字其礎(chǔ)。程鄉(xiāng)(今梅州梅縣)人。士淳子。明思宗崇禎十二年(一六三九)舉人。淡于仕進,尤嗜古,工書法。有《函秘齋詩文集》。清光緒《嘉應(yīng)州志》卷二三有傳。

朱長春

[明代] 朱長春

朱長春(1511-?)字大復(fù),浙江烏程人,萬歷十一年(1583)進士,歷常熟陽信等知縣,官刑部主事。著有《朱大復(fù)詩集》。

黃玄

[明代] 黃玄

明福建將樂人,字玄之。善詩,為林鴻弟子。與周玄齊名,時稱二玄,均在閩中十才子之列。官泉州訓(xùn)導(dǎo)。

張博

[明代] 張博

張博,從化人。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(一六〇三)舉人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五。

梁必強

[明代] 梁必強

梁必強,字原沙。瓊山人。與堂兄云龍從鄭廷鵠學(xué)。明神宗萬歷二年(一五七四)進士,五年(一五七七)任福建晉江知縣。淡于仕途,滿任歸休,設(shè)館造士,成就后進,蔚起多才。中年以后怡情山水,每遇名勝流連登眺,題詩磨崖,至老不倦。有《滄浪集》。民國《海南叢書》第六冊梁云龍卷附傳,明陳是集編選《溟南詩選》卷二有傳。

雪溪映

[明代] 雪溪映

圓映,字元徹,號雪溪,嘉善西林寺僧。銳志教理,作詩清新秀絕,有《西林草》。

胡所思

[明代] 胡所思

胡所思,三水人。明世宗嘉靖間貢生,官知縣。事見清嘉慶《三水縣志》卷九。

吳子孝

[明代] 吳子孝

(1495—1563)蘇州府長洲人,字純叔,號海峰,晚號龍峰,吳一鵬子。嘉靖八年進士。授臺州推官,擢廣平通判,歷官至湖廣參政。被讒免官。漫游山水而歸。東南倭患嚴(yán)重之際,每為地方官出謀劃策。病《宋史》蕪雜,欲加刪潤,稿未就而卒。善書法。文章弘衍浩博,詩尤工。有《玉涵堂稿》。

陸弼

[明代] 陸弼

明揚州府江都人,一名君弼,字無從。諸生。好結(jié)納賢豪長者,頗有聲名。工詩。卒年七十余。有《正始堂集》。

徐夜

[明代] 徐夜

(約1617—約1688)明末清初山東新城人,字東癡,初名元善,字長公。明諸生。工詩。明亡后更名夜,字嵇庵。隱居?xùn)|皋鄭潢河上,順治間曾南行訪林和靖故居,登嚴(yán)子陵釣臺??滴蹰g薦鴻博,不赴。有《東癡詩鈔》。

章志宗

[明代] 章志宗

字清源,號逍遙,習(xí)五雷法。

錢琦

[明代] 錢琦

(1469—1549)浙江海鹽人。字公良,號東畬。正德三年進士,知盱眙縣。力御農(nóng)民軍。邑賴以全。升臨江知府,調(diào)思南。請老歸。有《錢子測語》、《東畬集》、《禱雨錄》等。

華宗韡

[明代] 華宗韡

華宗韡,(1341—1397),字公愷,號貞固。明無錫蕩口人,幼武次子。華貞固幼年好學(xué),熟讀諸子百家,精通五經(jīng)。明洪武三年,遵照父親意愿,從堠陽徙居蕩口,以耕讀起家,經(jīng)過數(shù)十年苦心經(jīng)營,漸成規(guī)模,使之成為江南的富庶之地,蕩口之名始顯。他的子孫尊其為鵝湖始遷祖,蕩口鎮(zhèn)東的旺兒橋邊建有鵝湖華氏始遷祖祠,以示緬懷。著有《慮得集》。

蕭端蒙

[明代] 蕭端蒙

蕭端蒙(? — 一五五四),字曰啟,號同野。潮陽人。與成子。明世宗嘉靖二十年(一五四一)進士,選庶吉士。出為貴州道御史。秩滿歸,復(fù)為浙江道御史。廷議欲遷廷尉,會病卒。著有《同野集》。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二八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九四有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