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
釋通炯

[明代] 釋通炯

通炯(一五七八—一六三九?),字普光,號寄庵。南海人。俗姓陸。憨山大師弟子,后居訶林。清光緒《廣州府志》卷一四一有傳。

張以寧

[明代] 張以寧

(301—13700元明間福建古田人,字志道,學者稱翠屏先生。元泰定中,以《春秋》舉進士,由黃巖判官進六合知縣,坐事免官,滯留江淮十年。后官至翰林侍讀學士。明師克元都,復授侍講學士。洪武三年出使安南,死于返程途中。有《春王正月考》、《翠屏集》。

歐芬

[明代] 歐芬

歐芬,字嘉祝。順德人。明思宗崇禎十二年(一六三九)舉人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六。

王谷祥

[明代] 王谷祥

(1501—1568)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祿之,號酉室。家世名醫(yī),性穎敏,善書畫古文詞。嘉靖八年進士。授工部主事,歷吏部員外郎,持法不阿,忤尚書汪鋐,貶真定通判。持身峻潔,不妄交一人,有清望。

楊文卿

[明代] 楊文卿

(1436—1497)明浙江鄞縣人,字質(zhì)夫。曾任刑部主事,累官山東提學副使。平居待人寬和,每臨事則確然不可奪。為政廉,身后橐無余資,惟圖書數(shù)篋而已。有《崧畦集》、《筆談類稿》、《苕溪集》。

劉鳴世

[明代] 劉鳴世

劉鳴世,字孔贊,別號野介山人。新會人。明神宗萬歷間人。有《顯水居文集》、《當恕軒詩集》。清顧嗣協(xié)編、言良鈺續(xù)《岡州遺稿》卷六有傳。

王濟元

[明代] 王濟元

字仲仁,號實所,邑庠生,卒于崇禎癸酉。

王志堅

[明代] 王志堅

(1576—1633)明蘇州府昆山人,字弱生,更字淑士,亦字聞修。萬歷三十八年進士。授南京兵部主事。崇禎初以僉事督湖廣學政,禮部推為學政第一。卒官。肆志讀書,經(jīng)史子集之外,兼通內(nèi)典。少與李長蘅同研席,詩文法唐宋名家。有《讀商語》、《四六法?!贰ⅰ豆盼臑^編》、《香草詩草》。

區(qū)大緯

[明代] 區(qū)大緯

區(qū)大緯,字文炳,號五象山人。香山人。明思宗崇禎間貢生,授浙江安吉州同知,遷中書舍人,升虞部主政。乞歸養(yǎng)。著有《紀漫草》、《續(xù)漫草》。清光緒《香山縣志》卷一三、清陳伯陶編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卷二有傳。

瞿汝稷

[明代] 瞿汝稷

瞿汝稷,(1548—1610)字元立,號那羅窟學人,幻寄道人、槃?wù)劦龋现彪`蘇州府常熟(今屬江蘇)人。瞿景淳之子。以父蔭受職,三遷至刑部主事,出知辰州府,任職長蘆鹽運使,累官至太仆少卿。幼秉奇慧,博覽強記,宿通內(nèi)外典。萬歷三十年(1602),撮匯歷代禪宿法語為《指月錄》三十卷,盛行于世??滴跏四辏?679),有聶先者,編續(xù)《指月錄》二十卷以接踵其書。瞿汝稷另著有《石經(jīng)大學質(zhì)疑》、《兵略纂要》、《瞿冏卿集》等。

楊碧

[明代] 楊碧

楊碧,海南衛(wèi)(今海南?。┤?。自少工詩,旁通真草篆隸。明正德《瓊臺志》卷三七有傳。

梁紹震

[明代] 梁紹震

梁紹震,字原東。順德人。明穆宗隆慶元年(一五六七)舉人,五年(一五七一)乙榜。署教淮安,遷守河池,又佐平樂。嘗與楊起元、劉克正往來論學。歸田后,常與歐大任等結(jié)社唱和。有《緒昌堂集》。清康熙《順德縣志》卷七有傳。

金節(jié)

[明代] 金節(jié)

金節(jié),字持甫。南海人。明穆宗隆慶四年(一五七〇)解元。明神宗萬歷五年(一五七七)進士。授官中秘。秩滿,改南京戶部員外郎。晉郎中。出為臨安知府,有平寇功。累官至廣西參政。罷政還,卒于家。有《吳粵草》、《缶鳴集》。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八一有傳。

道衡

[明代] 道衡

道衡,字平方,號西吾,虞山人,李氏子。

鄧于蕃

[明代] 鄧于蕃

鄧于蕃,字白屏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一五五二)舉人,歷鹽運同知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四。

施紹莘

[明代] 施紹莘

施紹莘(1581~約1640) 明代詞人、散曲家,字子野,號峰泖浪仙,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縣)人。他有俊才,懷大志,因?qū)以嚥坏?于是放浪聲色。建園林,置絲竹,每當春秋佳日,與名士隱流遨游于九峰、三泖、西湖、太湖間。他興趣廣泛,除經(jīng)術(shù)、古今文外,還旁通星緯輿地、二氏九流之書。善音律,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詞著名,有《花影集》傳世。另外,其詞作多哀苦之音,既寄寓著作者命運多蹇的身世悲涼,又是明王朝滅亡前夕人們情緒的反映。如□謁金門□"春欲去"寫有"無計可留春住,只有斷腸詩句。

梁元最

[明代] 梁元最

梁元最,番禺人。士楚子。明神宗萬歷三十七年(一六〇九)舉人。有《隱園吟草》。清光緒《廣東府志》卷二九有傳。

區(qū)宇瞻

[明代] 區(qū)宇瞻

區(qū)宇瞻,高明人。明思宗崇禎間人。事見明崇禎《肇慶府志》卷四七。

王瑛

[明代] 王瑛

常州府無錫人,字汝玉,別號石沙山人。嘉靖十一年進士。授太常博士。官至監(jiān)察御史。理山東、河南馬政,巡按福建,皆能興利除弊。有《王侍御集》。

梁楠

[明代] 梁楠

梁楠,字挺豫,又字豫山。番禺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(一五五八)舉人,授臺州學正,入為國子監(jiān)丞。歷仕至貴州都勻同知。著有《續(xù)近思錄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?!肪矶拧⑶宓拦狻稄V東通志》卷二八一有傳。

王士騏

[明代] 王士騏

王士騏 字冏伯。明太倉人。曾祖倬,成化進士,兵部侍郎。祖忬,嘉靖進士,右都御史。父世貞,嘉靖進士,刑部尚書,文壇盟主。士騏萬歷十年(1582年)江南鄉(xiāng)試解元,十七年登進士,與睢州袁可立、云間董其昌同科。授兵部主事,任至禮部員外郎,有政績。后署吏部郎中。三十一年,為權(quán)者所嫉,坐妖書獄削籍歸。屢薦不起,剛直以終。天啟初錄國本功,贈太仆寺少卿?!睹魇贰吠跏镭憘鞲?。 著作《晉史》《四侯傳》,《醉花庵詩選》5卷。

黃氏

[明代] 黃氏

黃氏,潮州人。王元文妻。有文才,尤工詩。文元家貧,獨耽吟詠,夫婦共持雅操。文元每中夜得句,氏輒燃燭供筆硯,以待詩文唱和。時稱雙璧。有人圖繪其事,以為美談。事見宋謝維新《合璧事類》。詩一首。

李叔玉

[明代] 李叔玉

(1408年-?),字叔玉,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,軍籍。明朝政治人物。進士出身。正統(tǒng)九年,福建甲子鄉(xiāng)試中舉。正統(tǒng)十年,登乙丑科會試中進士,授惠州府知府。曾祖父李克廣。祖父李伯敬。父親李運。

黎粵俊

[明代] 黎粵俊

黎粵俊,字肩吾。增城人。明思宗崇禎間諸生,十四年(一六四一)參修縣志。著有《綺樹叢稿》。事見清黃登《嶺南五朝詩選》卷四、清康熙《增城縣志》卷首曾受益《崇禎辛巳序》。

陳鳴鶴

[明代] 陳鳴鶴

(?—1560)明浙江山陰人,家居南京,字鳴軒,一字九皋,號海樵,一作海鶴,又作水樵生。嘉靖四年舉人,襲其祖軍功,官紹興衛(wèi)百戶,非素志,因棄官稱山人。自少時即博覽奇帙名帖。曾得奇病,乃自學為醫(yī),七年而愈。工詩善畫,水墨花草最為超絕。有《海樵先生集》、《越海亭詩集》。

王留

[明代] 王留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亦房。王稚登子。以詩名,有雋才??婆e不得意。卒年不滿四十。

冷士嵋

[明代] 冷士嵋

(1626—1711)明末清初江南丹徒人,字又湄。明諸生,入清不仕,終身不入城市。與魏禧、魏禮等為友。有《江泠閣詩文集》。

孫勛

[明代] 孫勛

孫勛,號次薇。南海人。明世宗嘉靖十三年(一五三四)舉人。官同知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四。

徐時進

[明代] 徐時進

字元修,諸生。博學能文,為九子社成員。卒于崇禎十二年,年五十八。

梅守箕

[明代] 梅守箕

梅守箕,字季豹,號文岳。七歲就塾,一目十行并下;九歲能文;十四補博士弟子;甫弱冠即以騷賦名家,數(shù)千言援筆立就。志追秦漢,睥睨一世,不屑屑經(jīng)生制舉業(yè)。王元美、茅鹿門諸先輩交相推服,壇坫風雅,惜年不永。著作極富。

張琚

[明代] 張琚

張琚(一六〇八-?),字居玉。程鄉(xiāng)(今梅州梅縣)人。明思宗崇禎十二年(一六三九)舉人。隱居不仕,與李楩諸人為煙霞四友。學者稱為旋溪先生。有《旋溪集》。清光緒《嘉應州志》卷二三有傳。

王鳳翎

[明代] 王鳳翎

王鳳翎,字九苞,又字儀明、宜明,號鳴岡。東莞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(一五五五)舉人。官廣西宜山知縣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四。

何龍禎

[明代] 何龍禎

何龍禎,字卜熙,號勝虛。新會人。明神宗萬歷四十一年(一六一三)進士。初授鎮(zhèn)江府儒學教授,轉(zhuǎn)學正。尋轉(zhuǎn)工部虞衡清吏司員外郎,出守贛州、鳳翔兩府知府,累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兵巡洱海道,尋升太仆寺少卿。清顧嗣協(xié)《岡州遺稿》卷五有傳。

林大章

[明代] 林大章

林大章,字文經(jīng),號虛巖。新會人。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(一五四三)舉人。授江西東鄉(xiāng)令。以見嫉罷歸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?!肪矶袀?。

馮奕垣

[明代] 馮奕垣

馮奕垣,字弱璧。南海人。明神宗萬歷二十九年(一六〇一)進士。選庶吉士。補監(jiān)察御史,授湖廣道御史。三十四年(一六〇六)巡按貴州,以積勞遘疾卒,追贈光祿寺少卿。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八二有傳。

甘學

[明代] 甘學

甘學,字千盤,號二盤子。順德人。棄舉子業(yè),入西樵,從湛若水游,主四峰玉泉,稱玉泉甘子?;繇w嘗具本薦于朝。清咸豐《順德縣志》卷二三有傳。

游樸

[明代] 游樸

游樸(1526—1599),明福建福寧(今福建柘榮縣)人,字太初。少聰慧,九歲能屬文。萬歷二年進士,授成都府推官。入為大理寺評事。歷遷刑部郎中。三任法曹,辦案力求公正。官終湖廣參政。有《藏山集》。

陸德蘊

[明代] 陸德蘊

明松江府華亭人,字潤玉。好古博學,善詩。

韓日纘

[明代] 韓日纘

明廣東博羅人,字緒仲。萬歷三十五年進士,除檢討。累遷至禮部尚書。時宦官用權(quán),人皆畏其兇焰,獨日纘坦然處之。后充經(jīng)筵講官,得熹宗稱善。卒謚文恪。

馮惟健

[明代] 馮惟健

馮惟健,(1501——1553) ,字汝強,改汝至,號冶泉,又號陂門明中期著名文士,臨朐人。馮裕長子。軍人出身,始終未登身仕途。善為詞章。著有《陂門山人文集》,收入《五大夫集》。

李維楨

[明代] 李維楨

(1547—1626)明湖廣京山人,字本寧。隆慶二年進士。授編修,進修撰,出為陜西參議,遷提學副使,天啟初以布政使致仕家居。又召為南京太常卿,不就,以薦為南京禮部右侍郎,進尚書。博聞強記,文章弘肆有才氣,海內(nèi)請求者如市,負重名四十年,其詩文聲價騰涌,然多應酬之作,品格不高。有《史通評釋》、《黃帝祠額解》及《大泌山房集》。

陳鳳

[明代] 陳鳳

明應天府上元人,字羽伯,一作羽白,號玉泉,又號元舉。嘉靖十四年進士。官至陜西參議。從顧璘游,工詩,與許仲貽、謝與槐齊名。有《清華堂稿》,輯有《欣慕編》。

歸昌世

[明代] 歸昌世

(1573—1644)明蘇州府昆山人,寄居常熟,字文休,號假庵。歸有光孫。諸生。承其家學,十歲便能詩歌,與李流芳、王志堅合稱三才子。善畫墨竹,能草書,尤精篆刻。崇禎間征為待詔,不應。有《假庵詩草》。

周一士

[明代] 周一士

周一士,字貴諤,一字昆彥,號石林。東莞人。訥子。明神宗萬歷間舉郡博,兩中副車。恬淡自守。清張其淦《東莞詩錄》卷一八有傳。

陳薦夫

[明代] 陳薦夫

陳薦夫,名邦藻,又字幼孺,號冰鑒,以字行。閩縣(今閩侯縣青口鎮(zhèn)大義村)人。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六月十三,卒于萬歷三十九年(1611年)。萬歷二十二年(1594年)才中了舉人,時已三十余歲,后會試屢考不中。公車所經(jīng)之處,他游歷大江南北。薦夫善為六朝文,詩亦工麗,有中晚唐之風。和從兄價夫皆以詩名,薦夫與謝肇淛、鄧原岳、安國賢、曹學佺、徐熥、徐火勃稱“閩中七子”。晚年貧益甚。著有《水明樓集》。

釋今音

[明代] 釋今音

今音(?—一六六一),字梵音。番禺人。俗姓曾,原名起霖,字湛師。諸生。天然禪師從弟。明桂王永歷九年(一六五五)于棲賢登具,十二年(一六五八)隨天然老人還雷峰。十五年,游羅浮,坐化華首臺上。著有《古鏡遺稿》一卷。事見清宣統(tǒng)《番禺縣續(xù)志》卷二七。

王紱

[明代] 王紱

王紱, 明初大畫家,擅長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,畫竹兼收北宋以來各名家之長,具有揮灑自如、縱橫飄逸、清翠挺勁的獨特風格,人稱他的墨竹是“明朝第一”。永樂元年(1403年)開始參與編纂《永樂大典》。永樂十年拜中書舍人,派往北京,從事遷都的籌備工作。永樂十一年、十二年,兩次隨明成祖朱棣北巡,期間創(chuàng)作著名的《燕京八景圖》。他繪畫擅長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。其山水畫兼有王蒙郁蒼的風格和倪瓚曠遠的意境,對吳門畫派的山水畫有一定影響。但他不肯輕作山水畫,故后人有“舍人風度冠時流,筆底江山不易求”的詩句。

沈憲英

[明代] 沈憲英

字蕙思,號蘭友,吳江人,中翰自炳長女,葉世傛室。

歐大章

[明代] 歐大章

歐大章,字經(jīng)季,別署樵人。順德人,歐大任弟,人稱大歐、小歐。

劉仔肩

[明代] 劉仔肩

元明間江西鄱陽人,字汝弼。因知府陶安之薦,應召至京師。洪武三年,集一時名公卿五十余人詩編為《雅頌正音》。

彭睿塤

[明代] 彭睿塤

彭睿塤,字公吹,號竹本,晚號龍江村獠。順德人。耀子。明亡后,隱居鄉(xiāng)中,以書畫自娛。

劉玘

[明代] 劉玘

劉玘,字允璋。潮陽人。明成祖永樂十五年(一四一七)解元,十九年登進士,授兵部車駕司主事。坐忤大臣,放歸。登臨題詠,著述甚富。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二九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九二有傳。

毛紹齡

[明代] 毛紹齡

毛紹齡,海陽(今潮州市)人。明世宗嘉靖十三年(一五三四)舉人,官知縣。事見清光緒《海陽縣志》卷一四。

智舷

[明代] 智舷

明僧。浙江嘉興人,字葦如,號秋潭。居秀水金明寺。晚于西郊建黃葉庵,自稱黃葉老人。庵有修竹百竿,晨夕手自拂拭。有《黃葉庵詩集》。

梁繪

[明代] 梁繪

梁繪,字直夫,號東林。東莞人。以增生官廣西太平府經(jīng)歷,署養(yǎng)利知州、崇善知縣,所至皆有政聲。入祀廣西名宦。晚年與梁以杞及諸名流結(jié)天香詩社。民國張其淦《東莞詩錄》卷一三有傳。

姚守轍

[明代] 姚守轍

姚守轍,化州人。明世宗嘉靖間司諭。事見清光緒《定安縣志》卷四。

李日華

[明代] 李日華

(1565—1635)浙江嘉興人,字君實,號竹懶,又號九疑。萬歷二十年進士,除九江推官,授西華知縣。崇禎元年升太仆少卿。和易安雅,恬于仕進。能書畫,善鑒賞,世稱博物君子,亞于王維儉、董其昌,而微兼二公之長。評畫之作,文字絕佳。詩亦纖艷可喜。有《官制備考》、《姓氏譜纂》、《李叢談》、《書畫想象錄》、《紫桃軒雜錄》、《六研齋筆記》等。

戴浩

[明代] 戴浩

(1391—1483) 明浙江鄞縣人,字彥廣,號默庵。永樂十八年舉人。初判東昌,遷雷州守,筑堤以改良鹽堿地。改永州,又改鞏昌府,歲饑,擅發(fā)邊儲三萬七千余石以賑。上疏自劾,景帝原之。天順間致仕。工詩,善畫花卉,尤工墨梅,兼擅畫魚。有《默庵詩稿》。

陳國英

[明代] 陳國英

陳國英,字六輔?;輥砣?。明思宗崇禎十二年(一六三九)貢生,入清不仕。著有《青松居草》、《問禪篇》、《秋聲》三集。清雍正《惠來縣志》卷一四、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二六有傳。

石寶

[明代] 石寶

真定府藁城人,字邦彥,號熊峰。成化二十三年與兄石玠同舉進士。與修《大明會典》。累擢為禮部尚書兼學士掌詹事府事。授檢討。嘉靖三年以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,直內(nèi)閣。守己鯁狷,持論堅確,進退凜然。辭歸時襆被一車而已,都人嘆其廉潔。所作詩淹雅清峭,諷諭婉約,有詞人之風。有《熊峰集》、《恒陽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