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志南
南宋詩僧,志南是他的法號,生平不詳。志南的生活狀態(tài)已不考,他在當(dāng)時的文壇上也沒有“中興四大詩人”以及“二泉先生”諸人的風(fēng)頭那么前。但就這短短的一首詩,就以其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,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。
[宋代] 王黼
(1079—1126)宋開封祥符人,初名甫。字將明?;兆诔鐚庨g進士。多智善佞,累遷左司諫。因助蔡京復(fù)相,驟遷至御史中丞。宣和元年,拜特進、少宰,勢傾一時。后執(zhí)政,苛取四方水土珍異之物,據(jù)為己有。時朝廷欲結(jié)女真共圖遼,黼贊之,遂大肆搜括民財,計口出錢,得六千余萬緡,竟買空城五六而奏凱,進太傅。欽宗即位,誅死。
[宋代] 許景亮
許景亮(一○五七~一一一三),字少明,溫州瑞安(今屬浙江)人。景衡兄。二十歲游京師,補太學(xué)生。凡三上禮部而名不登,遂卜居故鄉(xiāng)東山,躬耕晦跡,不復(fù)進取?;兆谡腿曜?,年五十七。事見《浮沚集》卷七《許少明墓志銘》。
[宋代] 陳慥
陳慥(生卒年不詳),字季常,北宋眉州(今四川青神)人,一說永嘉(浙江今縣)人,陳希亮第四子。居于黃州(今湖北黃岡市黃州區(qū))之歧亭,常信佛,飽參禪學(xué),自稱龍丘先生,又曰方山子,與蘇東坡是好友,常與蘇軾論兵及古今成敗,喜好賓客,蓄納聲妓。
[宋代] 劉斯川
劉斯(《紫微詩話》誤作師)川,東光(今屬河北)人。摯子。摯次子名蹈,與兄跂同舉神宗元豐二年(一○七九)進士(《宋元學(xué)案》卷二),官奉議郎,以文學(xué)知名,先于摯而卒。疑劉斯川即為劉蹈。事見《學(xué)易集》卷二《與諸人步郊外作寄舍弟斯川》、《紫微詩話》及《忠肅集》卷一四《祭蹈文》。
[宋代] 晁詠之
宋濟州巨野人,字之道。晁說之弟。以蔭入官,調(diào)揚州司法參軍,未上,以詩文獻揚州守蘇軾,軾嘆為奇才。復(fù)舉進士,為河中教授。哲宗元符末應(yīng)詔上書論事,罷官。后為京兆府司錄事,秩滿提點崇福宮。卒年五十二。有《崇福集》。
[宋代] 余天錫
慶元昌國人,字純父,一作淳父,號畏齋。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。丞相史彌遠嘗延為弟子師,使覓宗子以補沂王后,天錫得趙與莒于全保長家,引見彌遠,未幾遂召入嗣沂王,及即帝位,是為理宗。歷知臨安府、婺州、寧國府、福州,嘉熙間累官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,封奉化郡公。以觀文殿學(xué)士致仕。卒謚忠惠。
[宋代] 袁似道
袁似道(一一九一~一二五七),字子淵,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。韶子。以父蔭補承務(wù)郎,監(jiān)無為縣襄安鎮(zhèn)。理宗紹定四年(一二三一),為江南東路安撫司干辦。端平二年(一二三五),充沿海制置司機宜文字。淳祐七年(一二四七),通判嘉興府,十一年,知嚴(yán)州。寶祐五年卒,年六十七。事見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三三《西山阡表》。
[宋代] 虞允文
(1110—1174)隆州仁壽人,字彬甫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。累遷禮部郎官。三十年使金,還奏所見,申言戰(zhàn)備。金兵入寇,受命犒師,臨危督戰(zhàn),獲采石大捷。出為川陜宣諭使,與大將吳麟共謀進取,收復(fù)陜西數(shù)處州郡。屢反對和議,多未見納。孝宗乾道元年任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。旋復(fù)出為四川宣撫使。五年,為右丞相兼樞密使。八年,拜左丞相兼樞密使。后再宣撫四川,病卒。平生出將入相垂二十年,孜孜忠勤,所薦胡銓、周必大等,均一代名臣。謚忠肅。嘗注《唐書》、《五代史》藏于家,另有《經(jīng)筵春秋講義》及詩文等。
[宋代] 張森
張森,字馀之,浦江(今屬浙江)人。祚子(清光緒《浦江縣志》卷九)。理宗淳祐時以明經(jīng)補太學(xué)生,授潭州儒學(xué)教授。有《靜軒詩集》,已佚。事見《金華賢達傳》卷九、《金華詩粹·姓氏傳略》。
[宋代] 姚希得
(?—1269)宋潼川人,字逢原,一字叔剛。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。授小溪主簿,待次三年,朝夕討論六經(jīng)、諸子百家之言。知蒲江縣,后通判太平州,改福州。理宗初政,上書極論當(dāng)時危亡之征。知慶元府,為沿海制置使,募水軍,造戰(zhàn)艦,蓄糧食。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、江東安撫使,自建康至池州一帶,列寨置屋,屯戍兵力。度宗時,任參知政事、同知樞密院事。有《續(xù)言行錄》、《奏稿》、《橘州文集》。
[宋代] 蔣璿
蔣璿,字宣德(清乾隆《福寧府志》卷一五),奉化(今屬浙江)人??C髯?。哲宗紹圣四年(一○九七)進士(清乾隆《奉化縣志》卷一○)?;兆谡椭?,知長溪縣(清乾隆《福寧府志》卷一五)。高宗紹興八年(一一三八)知江陰軍。仕至左朝議大夫(清乾隆《鄞縣志》卷一二)。
[宋代] 陳軫
陳軫,字齊卿,號朝隱子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一○一二)進士(《會稽續(xù)志》卷六)。仁宗天圣十年(一○三二)官祠部員外郎、集賢校理(《宋會要輯稿》儀制一○之一五)??刀ㄔ辏ㄒ弧鹚摹穑┲獣c歷二年(一○四二)移明州?;实v二年(一○五○)以吏部郎中、直昭文館守新定。三年得分司南京。卒年七十七,贈太傅、諫議大夫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李稙
李稙,字元直,泗州招信(今江蘇盱眙西南)人(清光緒《盱眙縣志》卷九)。欽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以助軍資借補迪功郎。高宗建炎元年(一一二七)為東南發(fā)運司干辦公事,尋知潭州湘陰。以張浚薦,通判鄂州,轉(zhuǎn)通判荊南府。秦檜當(dāng)國,被屏黜。紹興二十六年(一一五六),起知徽州。二十八年,為荊湖北路轉(zhuǎn)運判官。三十一年,遷轉(zhuǎn)運副使,尋放罷。孝宗乾道元年(一一六五),為江南西路提點刑獄。二年,擢江南東路轉(zhuǎn)運使兼知建康府。以疾致仕,卒年七十六。有《臨淮集》十卷,已佚?!端问贰肪砣呔庞袀?。
[宋代] 釋文政
釋文政(一○四五~一一一三),須城(今山東東平)人。俗姓令狐。逾冠度為僧,持戒律以謹(jǐn)密稱。為須城大谷山昭善崇報禪院住持,凡二十七年。賜紫,號慈應(yīng)大師?;兆谡腿曜?,年六十九。有《南岳尋勝錄》一卷,已佚。事見《學(xué)易集》卷六《慈應(yīng)大師政公之碑》。
[宋代] 梅應(yīng)發(fā)
梅應(yīng)發(fā),字定夫,廣德(今屬安徽)人。理宗寶祐元年(一二五三)進士。開慶元年(一二五九)為慶元府教授。景定五年(一二六四)知福州。度宗咸淳六年(一二七○)為宗學(xué)博士。官至直寶章閣、太府卿。入元不仕,卒年七十八。有《寶章閣馀稿》三十二卷。今存《艮齋馀稿》殘本。事見清光緒《廣德州志》卷三四、三八、五七。
[宋代] 晁公邁
晁公邁,字伯咎,號傳密居士,鉅野(今山東巨野)人。詠之子。以蔭補將仕郎。欽宗靖康初為開封府戶曹參軍(《鴻慶居士文集》卷二五)。高宗建炎中通判撫州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二九)。紹興八年(一一三八),為廣東提皋常平(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一五)。十年,權(quán)市舶司,以貪利為大食國進奉使所訟,罷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三六)。有《百談集》,已佚。事見《渭南文集》卷一四《晁伯咎詩集序》。
[宋代] 李咨
(982—1036)宋臨江軍新喻人,字仲詢,一作仲謀。真宗景德二年進士。歷大理評事、右正言、知制誥。仁宗時進右諫議大夫,奏請變茶法。既行而商人失厚利,怨謗大起,出知洪州。未幾,奪職。景祐初,歷官戶部侍郎、知樞密院事。專務(wù)革濫賞,抑僥幸,人以為稱職。卒謚憲成。
[宋代] 賈成之
賈成之(?~一一六五),寶文閣學(xué)士讜子。孝宗隆興二年(一一六四)橫州通判任滿,特令再任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六○之三三)。有吏材。乾道元年(一一六五)七月卒。事見《夷堅乙志》卷一九。
[宋代] 張汝賢
張汝賢,字祖禹,世為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徙居儀真(今江蘇儀徵)。汝明兄(《宋史》卷三四八《張汝明傳》)。神宗熙寧六年(一○七三)進士(清乾隆《江西通志》卷四九)。元豐七年(一○八四)由監(jiān)察御史進侍御史知雜事,由言事失當(dāng),出知信陽軍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三四二、三四七)。哲宗元祐元年(一○八六)由右司郎中加龍圖閣直學(xué)士為江淮等路發(fā)運副使(同上書卷三七五)。清順治《吉安府志》卷二七有傳。
[宋代] 丁伯桂
(1171—1237)宋興化軍莆田人,字元暉。寧宗嘉泰二年進士。歷官樞密院編修。理宗端平年中與李宗勉同除監(jiān)察御史,論事鯁直劘切。遷中書舍人權(quán)吏部侍郎給事中,韓休以后戚除節(jié)度致仕,伯桂封還詞頭。嘉熙元年拜給事中,旋卒。
[宋代] 鄭鬲
鄭鬲,字才仲,一作才卿(明萬歷《寧德縣志》卷五),寧德(今屬福建)人?;兆谡桶四辏ㄒ灰灰话耍┻M士,官工部郎官(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七)。高宗紹興中,累遷廣東轉(zhuǎn)運使、知建州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七二)。
詩詞推薦
- 冬至宿楊梅館唐代:白居易
- 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 其二明代:張寧
- 浪淘沙·五嶺麥秋殘宋代:歐陽修
- 和陸農(nóng)師侍郎三和前韻宋代:蘇頌
- 鶴沖天宋代:賀鑄
- 清江引·夢回晝長簾半卷元代:錢霖
- 登涼州尹臺寺唐代:岑參
- 過天臺宋代:王十朋
- 大雅·文王兩漢:佚名
- 次韻趙帥五首宋代:陳造
- 秋夜玩月明代:許炯
- 桐川儒學(xué)雜詠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徑明代:周瑛
- 南鄉(xiāng)子(九日用東坡韻)宋代:陳師道
- 國風(fēng)·邶風(fēng)·新臺兩漢:佚名
- 桃源憶故人宋代:趙彥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