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呂公著
(1018—1089)宋壽州人,字晦叔。呂公弼弟。仁宗時登進(jìn)士第。英宗時知蔡州。神宗立,召為翰林學(xué)士。熙寧初,知開封府,為御史中丞。反對行青苗法,言呂惠卿奸邪不可用,出知潁州。起知河陽,召還知審官院,尋同知樞密院事。哲宗元祐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,與司馬光同輔政,廢除新法。三年,懇辭位,拜司空、同平章軍國事。卒謚正獻(xiàn)。
[宋代] 李璆
李璆,字西美,汴人。登政和進(jìn)士第,調(diào)陳州教授,入為國子博士,出知房州。時既榷官茶,復(fù)強(qiáng)民輸舊額,貧無所出,被系者數(shù)百人,璆至,即日盡釋之。三江有堰,可以下灌眉田百萬頃,久廢弗修,田萊以荒。璆率部刺史合力修復(fù),竟受其利,眉人感之,繪像祠于堰所。間遭歲饑,民徙,發(fā)倉振活,無慮百萬家,治蜀之政多可紀(jì)。有《清溪集》二十卷。
[宋代] 釋道臻
釋道臻(一○一四~一○九三),字伯祥,俗姓戴,福州古田(今屬福建)人。為浮山遠(yuǎn)禪師法嗣,南岳下十一世(《五燈會元》卷一二)。年十四出家,二十為大僧。后嗣東京凈因大覺璉禪師。神宗召對,令主慧林、智海二剎。哲宗即位,詔至福寧殿說法,賜號凈照禪師。元祐八年卒,年八十。工墨竹,與黃庭堅等善(《畫繼》卷五)?!抖U林僧寶傳》卷二六有傳。
[宋代] 查元方
查元方, 宋代大臣。歙州休寧(今屬安徽)人。南唐工部尚書查文徽子。南唐后主時任水部員外郎。吉王李從謙辟其為掌書記,曾隨李從謙使宋。使還,通判建州。宋開寶八年南唐亡后,歸宋,擢殿中侍御史、知泉州。卒于官。
[宋代] 陳仲微
陳仲微(1212~1283年),字致廣,瑞州高安(今屬江西)人。德祐元年(1275),陳仲微遷任秘書監(jiān),不久,拜任右正言、左司諫、殿中侍御史。益王在海上即位,拜任吏部尚書、給事中。山兵敗以后,逃走安南。過了四年死了,時年七十二歲。
[宋代] 周去非
溫州永嘉人,字直夫。周行己族孫。孝宗隆興元年進(jìn)士。從學(xué)于張栻。歷試桂林尉、州學(xué)教授等。孝宗淳熙五年,著《嶺外代答》,記嶺外制度方物等頗詳。仕至紹興府通判。
[宋代] 余端禮
9135—1201)衢州龍游人,字處恭。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(jìn)士。知烏程縣,歲蠲民間丁絹錢六萬緡。以薦為監(jiān)察御史,累進(jìn)吏部侍郎。光宗立,歷知贛州、建康府,召拜吏部尚書,擢同知樞密院事。與趙汝愚等請?zhí)侍蟠购?,策立寧宗,進(jìn)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。慶元初,代汝愚為右丞相,尋進(jìn)左丞相,為韓侂胄所制,抑郁不得志,稱疾求退,歷判潭州、慶元府。
[宋代] 尤煓
尤煓,字季端,錫山(今江蘇無錫)人。理宗紹定初為溧水尉,遷通判臨安府、兩浙提刑(清光緒《溧水縣志》卷五)。淳祐十年(一二五○),提舉廣東市舶。十一年,提舉廣東常平(清雍正《廣東通志》卷二六)。
[宋代] 臧詢
臧詢(一○五一~一一一○),字公獻(xiàn),湖州安吉(今屬浙江)人,世居梅溪鎮(zhèn)。神宗元豐二年(一○七九)進(jìn)士,調(diào)黟縣尉。歷知桐廬縣,汾州教授,知下邳縣?;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退仑?。崇寧元年(一一○二)遷鴻臚丞,坐事免。三年,復(fù)除管勾元豐庫。四年,遷諸王府記室參軍。大觀四年冬,以疾請致仕,卒于京師,年六十。有文集十卷,已佚。事見《苕溪集》卷三○《臧記室行狀》。
[宋代] 司馬池
(980—1041)陜州夏縣人,字和中。登進(jìn)士第。授永寧主簿。歷建德、郫縣尉。蜀人傳言戍兵叛,蠻將入寇,邑民爭相出逃。池攝縣事,會上元張燈,縱民游觀三夕,民心遂安。知數(shù)州縣,所至皆有政聲。累擢天章閣待制、知河中府,徙同州,又徙杭州。因不知吳中習(xí)俗,決事不當(dāng),被劾降知虢州,徙晉州。
[宋代] 李燔
李燔(1163—1232年),南宋大教育家,他把大半生都奉獻(xiàn)給了教育事業(yè),他高中進(jìn)士后的 42年里,有35年都孜孜拳拳于教育第一線,業(yè)績非凡,李燔在白鹿洞書院講學(xué),學(xué)者云集如潮,把這所當(dāng)時的成人大學(xué)辦成全國“書院之首”,他影響著當(dāng)時眾多的書院,有如五四時期的北大“蔡元培”,他被老師朱熹認(rèn)定為衣缽傳人之一,死后被當(dāng)時的中央政府授予“文定”的謚號(相當(dāng)于“卓越的教育家、思想家”評價)。
[宋代] 李昌齡
李昌齡(937—1008)北宋宋州雍丘(今河南杞縣)人,字天錫。太平興國進(jìn)士。累官知廣州,不能清廉自守,代還,建議舶貨不宜全部官買官賣,部分劣貨當(dāng)聽商舶自賣。淳化三年(992),為御史中丞。至道二年(996),進(jìn)參知政事。坐與王繼恩交結(jié),罷政,貶官。后知梓州、河陽府等。
[宋代] 張師德
(?—約1026)開封襄邑人,字尚賢。張去華子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進(jìn)士第一。除將作監(jiān)丞,通判耀州。判三司都理欠憑由司,建言有逋負(fù)官物而被系,本非侵盜而無以自償,愿特蠲之。真宗用其言。天禧二年擢右正言、知制誥,九年不遷。仁宗天圣四年以左諫議大夫罷職。孝謹(jǐn)有家法,不交權(quán)貴。有文集。
[宋代] 釋仲安
釋仲安,幼為比丘,壯留講聚。初謁圓悟克勤禪師于蔣山,時佛性法泰為座元,仲安扣之,即領(lǐng)旨。佛性住德山,乃依之。又往見五祖自和尚,并與佛果、佛眼有交。晚住澧州靈巖寺,為南岳下十六世,大溈佛性法泰禪師法嗣?!都翁┢諢翡洝肪硪痪?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二○有傳。今錄詩四首。
[宋代] 釋玄應(yīng)
釋玄應(yīng)(九一○~九七五),俗姓吳,泉州晉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住漳州報劬院,稱玄應(yīng)定慧禪師。太祖賜紫衣師號。開寶八年卒,年六十六。 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四有傳。
[宋代] 張聲道
張聲道,字聲之,溫州瑞安(今屬浙江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一一八四)進(jìn)士(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七)。寧宗開禧元年(一二○五),累遷秘書丞兼資善堂說書(宋《中興東宮官僚題名》)。嘉定三年(一二一○)由江南東路提舉奉祠(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三五)。后知岳州(同上書職官七五之三二)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俞應(yīng)符
俞應(yīng)符,字德瑞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一一八四)進(jìn)士。寧宗嘉定二年(一二○九)除秘書丞,兼國史院編修官、實錄院檢討官(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九)。十三年,除刑部侍郎兼侍講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六之七三),遷右諫議大夫(同上書選舉一之二九)。十四年,簽書樞密院事(同上書禮一四之一○八)。官至參知政事。事見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六一。
[宋代] 柴宗慶
(982—1044)宋大名人,字天祐。柴禹錫孫。娶太宗女魯國長公主,拜左千牛衛(wèi)將軍、駙馬都尉,領(lǐng)恩州刺史。仁宗時歷任靜難、永清、彰德諸軍節(jié)度使,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后判鄭州,以縱部曲擾民召還。
[宋代] 郭浩
(1087—1145)宋德順軍隴干人,字充道。郭成子?;兆跁r充環(huán)慶路第五將部將,與西夏戰(zhàn)有功,累遷中州刺史。高宗建炎初,知原州,升本路兵馬鈐轄,知涇州、權(quán)主管鄜延路經(jīng)略安撫。時金、西夏二敵交侵,浩與對壘一年,敵不能犯。知鳳翔府,退保和尚原,金人至,浩與吳玠隨方捍御,蜀以安全。紹興中屢破金軍。官至金、房、開、達(dá)州經(jīng)略安撫使兼知金州,樞密院都統(tǒng)制。卒謚恭毅。
[宋代] 孫夢觀
(1200—1257)慶元慈溪人,字守叔。理宗寶慶二年進(jìn)士。歷知嘉興府、泉州兼提舉市舶,改知寧國府。有戶部遣官督賦急如星火,夢觀言“寧委官以去,毋病民以留”,力求奉祠,遣官夜遁得免。累遷給事中兼國子監(jiān)祭酒,權(quán)吏部侍郎,奏事抗論益切。求補(bǔ)外,出知建寧府,蠲租稅,省刑罰,人以為有古循吏風(fēng)。俄以疾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