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薛奎
(967—1034)絳州正平人,字宿藝,一字伯藝。太宗淳化三年進士。歷淮南轉運副使、江淮制置發(fā)運使,疏漕河、廢三堰以便餉運。入為三司副使。仁宗即位,權知開封府,為政嚴敏。使契丹還,權御史中丞,上疏論擇人、求治等十數(shù)事。出知秦州,有治績。天圣七年,任參知政事,謀議無所避。明道二年,以疾辭位。卒謚簡肅。有文集。
[宋代] 劉彝
(1017—1086)福州閩縣人,字執(zhí)中。幼從胡瑗學。仁宗慶歷六年進士。為朐山令,有惠政。神宗時除都水丞,改知虔州,著《正俗方》,以醫(yī)易巫。加直史館,知桂州。以禁與交阯人互市而失欽、廉、邕三州坐貶,除名為民。哲宗元祐初召還,卒于道。有《七經中義》、《水經注》、《明善集》、《居陽集》等。
[宋代] 錢明逸
(1015—1071)臨安人,字子飛。錢彥遠弟。由殿中丞策制科,轉太常博士。為呂夷簡所知,擢右正言。首劾范仲淹、富弼,二人皆罷。歷知數(shù)州府。神宗立,御史論其傾險儉薄,附賈昌朝、夏竦以陷正人,不宜冒居翰院,乃罷學士。久之,知永興軍。卒謚修懿。
[宋代] 吳棫
建州建安人,一作舒州人,字才老?;兆谡桶四赀M士。召試館職,不就。高宗紹興中除太常丞,以忤秦檜,出通判泉州。剛直有謀,明恕能斷。有《字學補韻》、《書裨傳》、《論語指掌》、《楚辭釋音》等。
[宋代] 胡一桂
(1247—?)宋元間徽州婺源人,字庭芳,號雙湖。胡方平子。穎悟好讀書,受父《易》學。年十八,領宋理宗景定五年鄉(xiāng)薦,試禮部不第,退而講學,遠近師之。有《周易本義附錄纂疏》、《啟蒙翼傳》、《十七史纂》等。
[宋代] 郭從義
郭從義(909年-971年),曾名李從義,沙陀人,后定居太原(今屬山西)。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。郭從義早年被后唐莊宗李存勖養(yǎng)于宮中,并結識了后唐明宗李嗣源。李嗣源即位后,他開始步入仕途。后晉時被河東節(jié)度使劉知遠(后漢高祖)舉薦為馬步軍都虞候,領軍屢敗契丹。開寶三年(970年)以太子太師致仕,次年去世,年六十三。獲贈中書令。郭從義為人穩(wěn)重敦厚,有謀略。多才藝,工于書法,尤擅飛白書。《全宋詩》及《唐文拾遺》錄有其文。
[宋代] 何承矩
(946—1006)宋河南人,字正則。何繼筠子。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監(jiān)泉州兵,以功遷閑廄使。上書陳為政害民者數(shù)十事,悉被容納。歷知河南府、潭州。淳化中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,發(fā)諸州鎮(zhèn)兵墾數(shù)百里稻田。知滄、雄、澶州,累遷正任團練使、緣邊安撫使。習諳戎事,有方略,御契丹有功。官終齊州團練使。
[宋代] 釋元凈
釋元凈(一○一一~一○九一),字無象,于潛(今浙江臨安西)人,俗姓徐。年十歲出家,十八學于天竺慈云師,二十五歲賜紫衣及辯才號,后退居龍井壽圣院。哲宗元祐六年卒,年八十一。事見《咸淳臨安志》卷七○、《欒城后集》卷二四《龍井辯才法師塔銘》。今錄詩十八首。
[宋代] 連南夫
連南夫,字鵬舉,號一陽(1085—1143),應山(湖北廣水)人,生于宋元豐八年,政和二年進士,歷任司理參軍,教授,主薄,府尉,后除雍正禮制局檢討,殿前文籍校書郎。宣和間曾以太常少卿兩次出使金國。四年移知泉州,詔以“憂國愛君”褒寵;六年進寶文閣學士知廣州府,廣東經略安撫使,兼廣南東路轉迤使;九年上書反對和議,力主抗戰(zhàn)恢復奏事。秦檜大惡之,謫之泉州,自此漸退仕途。后攜眷出走,扶二子自閩徙溫,仲,二公分居鹿城、安固(現(xiàn)瑞安)長子宇茹公隨父自鹿城遷徙我邑橫山,后子孫經三遷,至峃前繁衍生息,自成望族。
[宋代] 葛宮
(992—1072)宋江陰人,字公雅。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進士。授忠正軍掌書記。善屬文,上《太平雅頌》十篇,為真宗所嘉。又獻《寶符閣頌》,為楊億所稱。知南充縣,守資、昌二州,以惠政聞。后知南劍州,徙知滁、秀二州。英宗治平中,官至工部侍郎。有《青陽集》。
[宋代] 蔣廷玉
蔣廷玉,字太璞(《前賢小集拾遺》卷三),永嘉(今浙江溫州)人。理宗嘉熙二年(一二三八)進士(清康熙《永嘉縣志》卷七)。官揚州司戶(《江湖后集》卷七《送蔣太璞赴揚州司戶》)。今錄詩六首。
[宋代] 釋子英
釋子英(?~一一一七),號覺印,俗姓懷,錢塘(今杭州)人。年十二從希言出家,晚住建康府保寧寺,為青原下十二世,法云秀禪師法嗣。徽宗政和七年卒。事見《虎丘山志》卷七何安中撰塔銘,《五燈會元》卷一六有傳。
[宋代] 黃震
宋建州浦城人,字伯起。太宗端拱二年進士。累官通判遂州,時有詔至西川給軍士緡錢,東川獨不及,軍士謀為變,震謂詔書稽留,開州帑給錢如西川,眾遂定。擢江淮發(fā)運使,發(fā)前任李溥奸贓數(shù)十事,溥坐廢,震亦為溥所訟,奪一官。后復官知饒州,徙廣東轉運使。
[宋代] 王鈇
王鈇(?~一一四九),字承可,號亦樂居士,分寧(今江西修水)人。秦檜舅氏王本之子,以蔭授通仕郎。高宗建炎中,通判邵州(清乾隆《南昌府志》卷四○)。紹興中,嘗提點浙西刑獄,提舉兩浙東路茶鹽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四七)。入為戶部侍郎(《蘆川歸來集》卷九),出知湖州、廣州(清乾隆《南昌府志》卷四○),十九年卒。今錄詩三首。
[宋代] 陳炎
陳炎,三山(今福建福州)人。度宗咸淳二年(一二六六)知永州(明洪武《永州府志》卷一○)。另一陳炎,為晉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寧宗嘉泰二年(一二○二)特奏名(明弘治《八閩通志》卷五○)。詩未詳為何人所作。
[宋代] 蘇澥
蘇澥,字浩然,梓州銅山(今四川三臺西南)人。舜元子。以蔭為太廟齋郎(《端明集》卷三九《蘇才翁墓志銘》)。神宗熙寧二年(一○六九),為臺州天臺令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四三之二)。八年,除兩浙轉運使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二七一)。元豐元年(一○七八),改國子博士奉使高麗(同上書卷二九三)。哲宗元祐七年(一○九二),為徐王府翊善(同上書卷四六九)。今錄詩三首。
[宋代] 王曙
(963—1034)河南人,字晦叔。太宗淳化三年進士。累官知益州,為政峻嚴。仁宗天圣七年,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。以疾請罷,出知陜州,徙河南府,復召為樞密使。景祐元年,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性喜佛,深自抑損,方嚴簡重。卒謚文康。有文集及《周書音訓》、《唐書備問》等。
[宋代] 孫炳炎
孫炳炎,字起晦,馀姚(今屬浙江)人。理宗寶祐元年(一二五三)進士,調福州府教授。歷湖南幕官,改淮東餉幕,通判太平州。入為宗正丞,擢吏部郎,出知饒州,除軍器監(jiān),以言罷。恭宗德祐間以江西提刑繼文天祥知贛州(明嘉靖《贛州府志》卷七)。事見清光緒《馀姚縣志》卷一九。
[宋代] 陳鑄
興化人,字師回。仁宗天圣五年進士??刀ǔ踔闲壑?,秩滿,因母老求通判福州以便養(yǎng)親,又力贊守臣增學田,延宿儒教以經術。后知潮州、登州,以恤刑被敕書獎諭。官至朝散大夫守光祿卿,封開國伯。
[宋代] 姚鉉
(968—1020)廬州合肥人,字寶之。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。知潭州湘鄉(xiāng)縣,通判簡、宣、升三州。淳化五年,直史館。至道初,遷太常丞,充京西轉運使,官至兩浙轉運使。善文辭,藏書頗富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,纂集唐代文章為《唐文粹》百卷,去取謹嚴。與柳開、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。
[宋代] 吳淑
(947—1002)潤州丹陽人,字正儀。仕南唐為內史。入宋,薦試學士院,授大理評事。預修《太平御覽》、《太平廣記》、《文苑英華》。累遷水部員外郎。太宗至道二年,兼掌起居舍人事,預修《太宗實錄》,再遷職方員外郎。善書法,尤工篆籀。有集及《說文五義》、《江淮異人錄》、《秘閣閑談》等。
[宋代] 楊邁
楊邁,郫縣(今屬四川)人(清嘉慶《四川通志》卷一二的作劍州人)。仁宗嘉祐中舉進士(同上書)。官至左朝議大夫、直秘閣,主管環(huán)慶路經略安撫司公事(《全蜀藝文志》卷五五《楊氏族譜》)。
[宋代] 鐘克俊
鐘克俊(?~一二七六),龍南(今屬江西)人,柔父。宋末太學上舍生,聞三宮北遷,糾集義旅勤王。知勢不可為,乃登馬祖巖投龍頭江而死。事見《文憲集》卷二三《故龍南一峰先生鐘府君(柔)墓碣銘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