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全璧
全璧,字君玉,號皋初子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度宗全皇后戚屬。曾官侍從、直秘閣。入元不仕,入孤山社,交接遺民故老。為月泉吟社第九名,署名全泉翁。事見《月泉吟社詩》、《鮚埼亭集》外編卷四七《乞詳示》。
[宋代] 李匯
李匯,字推之,覃懷(今河南新鄉(xiāng))人。高宗紹興元年(一一三一)通判海州二年,賜同進士出身,簽書寧海軍節(jié)度判官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五○)。五年,添差通判秀州(《宋會要輯稿》食貨六一之四七)。九年,改通判臺州(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一○)。后寓家于臺。事見清光緒《臺州府志》卷九九。
[宋代] 李幼武
李幼武,字士英,南宋吉州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為趙崇硂外孫。理宗時,曾依朱熹之例續(xù)輯《皇朝名臣言行續(xù)錄》、《四朝名臣言行錄》、《皇朝道學(xué)名臣言行錄》,主要收入南宋開國以來重要人物,為朱熹《八朝名臣言行錄》之后的續(xù)輯。景定間以李衡校正本《五朝名臣言行錄》、《三朝名臣言行錄》連同自輯三種著作合刻,書成名為《皇朝名臣言行錄》,后世稱為《宋名臣言行錄》。
[宋代] 馮顯
馮顯(一一一八~一一七七),字子容,偃師(今屬河南)人。高宗紹興三十年(一一六○)進士。歷黃岡縣主簿,江州教授,知衢州江山縣。孝宗淳熙四年卒,年六十。事見《南澗甲乙稿》卷二一《宣教郎新知衢州江山縣馮君墓志銘》。
[宋代] 吳濟
吳濟,字巨川(影印《詩淵》冊五頁三七○二),號廉靜(《咸淳臨安志》卷三○),將樂(今屬福建)人。真宗咸平五年(一○○二)進士。(明嘉靖《延平府志》卷一四)。大中祥符五年(一○一二)知龍州。九年,知袁州(明正德《袁州府志》卷六)。今錄詩五首。
[宋代] 許奕
(1170—1219)簡州人,字成子。寧宗慶元五年進士。累遷起居舍人。嘗貽書韓侂胄,謂國力衰弱,不宜用兵。開禧北伐失敗,奉命使金,還奏和議不可恃,應(yīng)整飭紀(jì)綱,加強武備。尋權(quán)禮部侍郎,攝兼侍讀,每進讀至古今治亂,必參言時事。擢吏部侍郎兼修玉牒官、兼權(quán)給事中。在朝屢有論列,不避權(quán)貴,多切時弊。后出知滬州、遂寧、潼川府,所至有惠政。進顯謨閣直學(xué)士致仕。有《毛詩說》等。
[宋代] 程中山
(1210—1275)宋徽州休寧人,字正源。程珌子。理宗淳祐十年進士。授貴池主簿,調(diào)上元縣。恭帝德祐元年,元兵陷建康,百官相繼降附,洙不甘為偷生之辱,自縊而死。有《南窗集》。
[宋代] 毛漸
衢州江山人,字正仲。英宗治平四年進士。哲宗元祐初,累遷江東、兩浙轉(zhuǎn)運副使。時浙部水溢,疏通河道,水不為患。以秘閣校理為陜西轉(zhuǎn)運使,攝帥涇原,日夜治軍,破西夏兵于沒煙寨。卒年五十九。
[宋代] 趙光義
趙光義(939年-997年),即宋太宗(976年—997年在位),字廷宜,宋朝的第二位皇帝。本名趙匡義,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,即位后又改名趙炅。開寶九年(976年),宋太祖駕崩,趙光義繼位。即位后使用政治壓力,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(jù)漳、泉二州的陳洪進于太平興國三年(978年)納土歸附。次年親征太原,滅北漢,結(jié)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(jù)局面。兩次攻遼,企圖收復(fù)燕云十六州,都遭到失敗,從此對遼采取守勢。并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(quán),在位期間,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(xí)。趙光義在位共21年,至道三年(997年),趙光義去世,廟號太宗,謚號至仁應(yīng)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,葬永熙陵。
[宋代] 李綖
李綖,字子儀。仁宗嘉祐元年(一○五六)及嘉祐三年兩次以秘閣校理考試國子監(jiān)舉人(《宋會要輯稿》選舉一九之一二、一三)。神宗熙寧二年(一○六九)知蘇州(明正德《姑蘇志》卷三)。五年,為刑部郎中同判太常寺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二三二)。七年,知明州(同上書卷二四七)。
[宋代] 王疇
(?—1065)宋曹州濟陰人,字景彝。王博文子。以父蔭補將作監(jiān)主簿。第進士,累遷太常博士、翰林學(xué)士。吏治審密,文辭嚴(yán)麗,以賈昌朝薦,編修《唐書》。仁宗獵近郊,疇引十事以諫。英宗時,官至樞密副使。卒謚忠簡。
[宋代] 盧孝孫
盧孝孫,字新之,學(xué)者稱玉溪先生,貴溪(今屬江西)人。寧宗嘉泰二年(一二○二)進士。歷知玉山縣,太學(xué)博士。理宗淳祐初辭官,專心授徒。事見清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五○、八五。
[宋代] 周啟明
金陵人,徙居處州,字昭回。初以書謁翰林學(xué)士楊億,億以示同列,自是知名。四舉進士皆第一。真宗景德中,舉賢良方正科,因事罷,歸教弟子百余人。仁宗即位,累除太常丞。藏書數(shù)千卷,多手寫,能口誦之。有詩文千六百余篇。
[宋代] 黃遠
黃遠,武進(今屬江蘇)人。英宗治平二年(一○六五)進士(清光緒《武進陽湖縣志》卷一九)。哲宗元祐四年(一○八九),知臨??h(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一一)。元符元年(一分清九八)為夔州路轉(zhuǎn)運判官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四九七)。
[宋代] 呂公弼
(1007—1073)壽州人,字寶臣。呂公綽弟。以蔭補官,賜進士出身。積遷直史館、河北轉(zhuǎn)運使,始通漕運,移屯兵就食京東,為仁宗賞識,擢都轉(zhuǎn)運使。英宗初,拜樞密副使。神宗立,進樞密使。反對王安石變法,罷知太原府,徒知鄭州,判秦州。卒謚惠穆。
[宋代] 王度
(1157—1213)宋會稽人,字君玉。學(xué)于葉適。以太學(xué)上舍入對,于當(dāng)世要務(wù)暢所欲言,竟以此失上第。為舒州教授,學(xué)生盈門。后遷太學(xué)博士。寧宗嘉定六年將召對,以疾卒。
[宋代] 曹涇
(1234—1315)宋歙州休寧人,遷居歙縣,字清甫,號弘齋。八歲能通誦五經(jīng),研窮經(jīng)學(xué),尤精詣于朱熹之書。度宗咸淳四年進士。授迪功郎、昌化縣主簿。七年,丞相馬廷鸞聘主教席,端臨之學(xué)實出自涇。九年充信州考試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充紫陽書院山長,十九年辭歸養(yǎng),不復(fù)出。著述甚富,有《講義》、《書稿》、《文稿》、《韻稿》、《儷稿》、《服膺錄》、《讀書記》、《泣血錄》、《過庭錄》、《古文選》等。
[宋代] 董樸
董樸(1232~1316),字太初,順德(今屬廣東)人。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為刑部郎官,元至元十六年(一二七九)為陜西知法官,尋召為太史院主事,辭不赴?;蕬c初,年踰八十,以翰林修撰致仕,卒年八十五。學(xué)者稱龍岡先生。事見《元史類編》卷三一《儒學(xué)》,《宋元學(xué)案》卷九○有傳。
[宋代] 王伯淮
王伯淮,東牟(今山東蓬萊)人(《洞霄詩集》卷二)。高宗紹興三年(一一三三)知安溪縣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六七)。十九年,知德安府(同上書卷一六○)。二十一年,知臨江軍(同上書卷一六二)。
[宋代] 薛舜俞
薛舜俞 ,字欽父,南宋同安縣嘉禾里(今廈門)人。著有《易抄》、《詩書指》及文集共三百余卷。紹熙元年(1190)進士,任江東常平干官,賑荒多所全活。后改知金華縣,郡守嚴(yán)厲督促繳納賦稅,他請求延長期限,待糧食收成后繳清賦稅,百姓得以安寧。
[宋代] 劉錫
劉錫,字自昭,永嘉(今浙江溫州)人。理宗淳祐七年(一二四七)進士。寶祐間以奉議郎辟充沿海制置大使主管機宜文字。開慶元年(一二五九)添差通判鎮(zhèn)江府。景定元年(一二六○)為國子監(jiān)簿(《宋史》卷四五《理宗本紀(jì)》)。事見《宋元四明六志》卷八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程卓
(1153—1223)宋徽州休寧人,字從元。程大昌從子。孝宗淳熙十一年試禮部第一。知龍泉縣,累遷刑部郎中。嘗出使金國,議論不屈,金人憚之。后知泉州,民為立祠。尋召同知樞密院事,封新安郡侯,進資政殿大學(xué)士。卒謚正惠。有《使金錄》。
[宋代] 盧侗
潮州海陽人,字元伯。博習(xí)經(jīng)術(shù),尤粹于《易》。仁宗嘉祐中,蔡抗以經(jīng)學(xué)薦,授國子監(jiān)直講。神宗熙寧初,力言新法不便,請補外,出知柳、循二州。以太子中舍致仕。
[宋代] 董楷
(1226—?)宋臺州臨海人,一作臨安人,字正翁,號克齋。理宗寶祐四年進士。初為績溪縣簿,遷知洪州,皆有惠政。累官至吏部郎中。師事陳器之,研通理學(xué)。有《克齋集》、《程朱易集》。
詩詞推薦
- 永遇樂·次韻辛克清先生宋代:姜夔
- 顧山甫過飲道院作明代:王世貞
- 翠湖雜詠 其八 鶴洲明代:周瑛
- 盧通議挽詞三首 其一宋代:范純?nèi)?/span>
- 虞美人·弄梅騎竹嬉游日清代:王國維
- 按潞州擬奠李衛(wèi)公祠不果步次葉文莊公韻明代:周倫
- 鄧端友臨要閣五首 其三宋代:陳淵
- 烈女操唐代:孟郊
- 洞房曲唐代:張喬
- 秦樓月宋代:陳三聘
- 點絳唇·十月二日馬上作清代:龔自珍
- 好事近宋代:王以寧
- 江樓月唐代:白居易
- 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宋代:陶弼
- 寄左省杜拾遺唐代:岑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