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
王若虛

[金朝] 王若虛

(1174—1243)金藁城人,字從之,號慵夫。章宗永安二年經(jīng)義進士。調(diào)鄜州錄事,歷著作佐郎、平?jīng)龈泄?,累官翰林直學士。金亡北歸。論詩文主張辭達理順,反對險怪雕琢。有《慵夫集》、《滹南遺老集》。

趙元

[金朝] 趙元

定襄人,字宜之,一名宜祿,號愚軒居士。幼舉童子科。后調(diào)鞏西簿,以眼病去官。有詩名。南渡后,往來洛西山中。

高士談

[金朝] 高士談

(?—1146)金燕人,字子文,一字季默。任宋為忻州戶曹。入金授翰林直學士。熙宗皇統(tǒng)初,以宇文虛中案牽連被害。有《蒙城集》。

王元粹

[金朝] 王元粹

金平州人,字子正,初名元亮。弱冠作詩便有高趣。哀宗正大末,為南陽酒官。遭亂,流寓襄陽。后北歸,寄食燕中。年四十余卒。

李俊民

[金朝] 李俊民

李俊民(1176~1260)或(1175~1260)字用章,自號鶴鳴老人,澤州晉城(今屬山西晉城)人。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元嘉之后。年幼時 ,勤于經(jīng)史百家,尤精通二程理學。承安間以經(jīng)義舉進士第一,棄官教授鄉(xiāng)里,隱居嵩山,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澤州教授,長期在澤州大陽生活教學。金亡后,忽必烈召之不出,卒謚莊靖。能詩文,其詩感傷時世動亂,頗多幽憤之音。有《莊靖集》。

元好問

[金朝] 元好問

元好問,字裕之,號遺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,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;七歲能詩,十四歲從學郝天挺,六載而業(yè)成;興定五年(1221)進士,不就選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學宏詞科,授儒林郎,充國史院編修,歷鎮(zhèn)平、南陽、內(nèi)鄉(xiāng)縣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詔入都,除尚書省掾、左司都事,轉(zhuǎn)員外郎;金亡不仕,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;工詩文,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;詩詞風格沉郁,并多傷時感事之作。其《論詩》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;作有《遺山集》又名《遺山先生文集》,編有《中州集》。

馬鈺

[金朝] 馬鈺

鳳翔扶風人,徙居登州寧海,字元寶,號丹陽子。初名從義,字宜甫。海陵王貞元間進士。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,從其學道術(shù),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。后游萊陽,入游仙宮。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后仙去。賜號丹陽順化真人、抱一無為真人、抱一無為普化真君等。

李龏

[金朝] 李龏

宋平江府吳江人,字和父,一字仲甫,號雪林。不樂仕進,居于吳興三匯之交,年登耄期。效元白歌詩,有《剪綃集》等。

王哲

[金朝] 王哲

(1112—1170)咸陽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應武舉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學道,改名,字知明,號重陽子。倜儻尚義,不拘小節(jié),好屬文,才思敏捷。學道后往來終南山一帶,曾在終南縣南鑿穴而居。后至山東崳山全真庵。所創(chuàng)教派名全真道。馬丹陽、丘長春、王玉陽、郝廣陵、譚處端皆其弟子。

段成己

[金朝] 段成己

段克己弟。兩人同為(1230)。克己中舉,無意仕途,終日縱酒自娛。成己及第,授宜陽主簿。金亡,成己與兄避居龍門山(今山西河津黃河邊)。克己歿后,自龍門山徙居晉寧北郭,閉門讀書,近四十年。元世祖忽必烈降詔征為平陽府儒學提舉,堅拒不赴。至元十六年卒,年八十一。

楊奐

[金朝] 楊奐

楊奐,又名知章,字煥然,乾州奉天人。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,卒于元憲宗五年,年七十歲。早喪母,哀毀如成人。金末,嘗作萬言策,指陳時病;欲上不果。元初,隱居為教授,學者稱為紫陽先生。耶律楚材薦為河南廉訪使,約束一以簡易。在官十年請老。卒,謚文憲。奐著作很多,有還山前集八十一卷,后集二十卷,(元史作還山集六十卷,元好問作奐神道碑則稱一百二十卷)近鑒三十卷,韓子十卷,槩言二十五篇,硯纂八卷,北見記三卷,正統(tǒng)紀六十卷等,傳于世。

王處一

[金朝] 王處一

(1142—1217)金寧海東牟(今山東乳山)人,道士,字玉陽,號全陽子,一說號華陽子。從王重陽學道,修真于昆崳山煙霞洞。人稱“跌腳仙人”。章宗承安中,曾被召見。元世祖時贈玉陽體元廣度真人。

周昂

[金朝] 周昂

(?—1211)真定人,字德卿。年二十四進士擢第。調(diào)南和主簿。有異政。拜監(jiān)察御史。以詩得罪,廢謫十余年。起為隆州都軍,以邊功召為三司官。大安三年,權(quán)行六部員外郎,從完顏承裕軍御蒙古。易州陷落時死難。

劉迎

[金朝] 劉迎

劉迎(?—1180)金代詩人、詞人,字無黨,號無諍居士。東萊(今山東萊州)人。曾為唐州幕官。世宗大定十三年(1173)以薦書對策為當時第一,次年登進士第,授豳王府記室,改任太子司經(jīng),頗受金世宗第二子顯宗允恭的親重。大定二十年“從駕涼陘”,因病去世。

孫蕙蘭

[元代] 孫蕙蘭

元人,傅汝礪妻。善詩,閑雅可誦,然不多為。又恒毀其稿,或竊收之,令勿毀,則云:“女子當治織纴組紃以致孝敬,詞翰非所事也。”既卒,汝礪編集遺詩,題曰《綠窗遺稿》。

閻復

[元代] 閻復

(1236—1312)高唐人,字子靖,號靜軒,又號靜齋、靜山。性簡重。師康曄。始為東平嚴實掌書記,擢御史掾。世祖至元八年,以薦為翰林應奉,升修撰。成宗即位,除集賢學士,上疏言京師宜首建宣圣廟學,定用釋奠雅樂。從之。累拜翰林學士承旨。武宗踐祚,首陳三事,言皆剴切。進平章政事。乞歸。卒謚文康。有《靜軒集》。

盛彪

[元代] 盛彪

彪字元仁,號虎林,臨安人。官至鎮(zhèn)江學正。

燕不花

[元代] 燕不花

燕不花字孟初,張掖人。

楊翮

[元代] 楊翮

元上元人,字文舉。楊剛中子。承其家學。工古文。初為江浙行省掾,歷江浙儒學提舉,遷太常博士。有《佩玉齋類稿》。

萬俟蕙柔

[元代] 萬俟蕙柔

蕙柔,江南士人妻。

汪斌

[元代] 汪斌

徽州婺源人,字以質(zhì)。順帝至正間,嘗從汪同起鄉(xiāng)兵保鄉(xiāng)里。有《云坡樵唱集》。

汪克寬

[元代] 汪克寬

(1304—1372)元明間徽州府祁門人,字德輔,一字仲裕。元泰定帝泰定二年舉人。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,棄科舉業(yè),盡力于經(jīng)學。教授于宣城、歙縣間,四方學士執(zhí)經(jīng)門下者甚眾,學者稱環(huán)谷先生。明洪武初,聘修《元史》,辭歸后,結(jié)廬石門山。有《春秋經(jīng)傳附錄纂疏》、《程朱易傳義音考》、《詩集傳音義會通》、《禮經(jīng)補逸》、《環(huán)谷集》。

燕公楠

[元代] 燕公楠

燕公楠(1241-1302) 字國材,號五峰。南康軍建昌(今江西永修西北)人。官至大司農(nóng)。存詞一首,附見元程鉅夫《雪樓樂府》。

汪仁立

[元代] 汪仁立

字叔達,饒州人。

汪時中

[元代] 汪時中

元祁門西隅人,字天麟。博學不仕,隱居查山,與兄汪克寬講學,人稱查山先生。有《三分稿》。

張思孝

[元代] 張思孝

思孝字奉先,云中人。至正間官武州守。洪武己酉被召,至,辭歸。

善學

[元代] 善學

善學(1307-1370),元末明初江蘇吳縣龜山光福寺僧,字古庭,俗姓馬,吳郡(今江蘇蘇州市)人。十七歲出家,受《華嚴經(jīng)》于林屋清公,精研賢首疏鈔。學問精深,融貫諸家,是極負盛名的元明兩代華嚴宗高僧。洪武初,因本寺輸賦違期而流徙江西贛州,行至安徽池陽馬當山時病逝。歸葬光福寺,大學士宋濂為之作塔銘。

劉玉汝

[元代] 劉玉汝

元吉安廬陵人,字成工。順帝至正元年鄉(xiāng)貢進士,工詩。

劉元

[元代] 劉元

薊州寶坻人,字秉元。始為道士,善塑像。至元間又從尼泊爾人阿尼哥學習,所塑西天梵相,亦稱絕藝。塑上都、大都各寺佛像,皆神思妙合,天下稱之。上都之三皇像尤為精美。累官昭文館大學士、秘書卿。

李序

[元代] 李序

(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)字仲倫,東陽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。從許謙游,為文以左、國、史、漢為標格。隱東白山,與陳樵相唱和。序著有絪緼集《元詩選》傳世。

段明

[元代] 段明

明大理人。大理第十世首領段寶子。洪武十四年明兵克云南,授為宣慰使。段明貽書征南將軍傅友德請奉正朔,乞賜班師。明年,藍玉等克大理。明與兄段世被俘送京師。帝賜明名歸義,授雁門鎮(zhèn)撫。

雅琥

[元代] 雅琥

琥字正卿,可溫人。嘗家於衡鄂,登天歷第。初名雅古,文宗御筆改為雅琥,授奎章閣參書。至元間,行中書,調(diào)選廣西靜江府同知。比上其名,中書正奏授高郵。時廣西多寇盜,而琥母老,即移家歸武昌待次。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,朝士因各為歌詩以美其行,傅廣文與礪有句云:“忽聞除書雙及門,老親白發(fā)生顏色?!贬釟v官至福建鹽運司同知。

梁大柱

[元代] 梁大柱

大柱字中砥,其先湘州人,徙居鎮(zhèn)江。入句曲山為道士。

徐憲

[元代] 徐憲

徐憲,字元度,無錫人。博學能詩,精于理學,拜內(nèi)臺監(jiān)察御史終戶部侍郎。

劉堧

[元代] 劉堧

江陰人,字公垣,號小齋。工詩文。精書法,尤善篆。恬放自守。至正間辟帥府照磨,尋謝歸。

張觀光

[元代] 張觀光

婺州東陽人,徙金華,字直夫,一字用賓,號屏巖。性通敏,涉覽經(jīng)史。少游太學。薦授婺州路儒學教授。元初,婺有學校,自觀光始。調(diào)紹興路平準行用庫大使,以母老辭。有《屏巖小稿》。

徐昭文

[元代] 徐昭文

紹興上虞人,字季章。從韓性學《尚書》,閉門力學。后應辟為吳淞教官。有《通鑒綱目考證》。

張九思

[元代] 張九思

(1242—1302)大都宛平人,字子有。世祖至元二年,入備宿衛(wèi),侍太子真金,以工部尚書兼東宮都總管府事。十九年,高和尚、千戶王著殺丞相阿合馬。九思率宿衛(wèi)平定事變,捕獲著等。累拜中書平章事,加大司徒。

錢惟善

[元代] 錢惟善

錢塘人,字思復,號曲江居士。順帝至正元年,省試《羅剎江賦》,時鎖院三千人,獨惟善據(jù)枚乘《七發(fā)》,辨錢塘江為曲江,由是得名。官副提舉。張士誠據(jù)吳,棄官。既歿,與楊維楨、陸居仁同葬干山,人稱三高士墓。有《江月松風集》。

劉肅

[元代] 劉肅

字子威,開封人。辟從事。

劉聞

[元代] 劉聞

吉安安福人,字文廷。少習《春秋》,受知于歐陽玄。文宗至順元年進士,授臨江錄事,有善政。遷國子助教,進太常博士。順帝至正初為翰林編修,與修《宋史》成,進修撰,出知沔陽府。有《春秋通旨》、《容窗集》。

張妙凈

[元代] 張妙凈

元明間浙江杭州人,女,字惠蓮,號自然道人。善詩章,曉音律。晚年居蘇州之春夢樓。

張起巖

[元代] 張起巖

(1285—1353)濟南人,字夢臣,號華峰。博學能文,尤工篆隸。初以察舉為福山縣學教諭,一度攝縣事,聽斷明允。仁宗延祐二年進士第一,除同知登州事。改集賢修撰,歷國子監(jiān)丞、監(jiān)察御史。丞相倒刺沙誣陷御史臺臣,力爭于泰定帝前,事乃得釋。歷侍御史、燕南廉訪使,搏擊豪強,不少容貸。順帝時詔修遼、金、宋三史,入翰林為承旨,充總裁官。以熟于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學原委,于史稿多所改正。史成致仕。有《華峰漫稿》、《華峰類稿》、《金陵集》

劉汶

[元代] 劉汶

鄜州人,字師魯。自胄學以文藝擢高科,由端本堂司經(jīng),拜西臺監(jiān)察御史。糾劾不避忤時貴。累官戶部尚書。以詩鳴于時。有《師魯集》。

張世昌

[元代] 張世昌

世昌字叔京,諸暨人。

元明善

[元代] 元明善

(1269—1322)大名清河人,字復初。諸經(jīng)皆有師法,尤深于《春秋》。早年游吳中,以薦為安豐、建康兩學正。辟掾行樞密院,僉院事董士選待之若賓左。仁宗即位,升翰林直學士。詔以蒙古文節(jié)譯《尚書》有關政要者。延祐二年,始會試天下進士,首充考試官;廷試,又為讀卷官。所取士后多為名臣。累官翰林學士,卒謚文敏。早歲以文章自豪,出入秦、漢間,晚益精詣。有《清河集》

袁裒

[元代] 袁裒

(1260—1320)元慶元路鄞縣人,字德平。善書法,為詩溫雅簡潔。以安定書院山長除海鹽州儒學教授,未拜而卒。

袁士元

[元代] 袁士元

慶元路鄞縣人,字彥章,號菊村學者。幼嗜學,性至孝。以薦授鄞學教諭,調(diào)西湖書院山長,改鄮山,遷平江路學教授。后擢翰林國史院檢閱官,不就。有《書林外集》。

員炎

[元代] 員炎

炎字善卿,衛(wèi)州人。卒年六十七。秋澗集有員先生傳。

袁泰

[元代] 袁泰

泰字仲長,通甫次子。以文學世其家,為郡學教授,別號寓齋。義烏王子克為之記。

月魯不花

[元代] 月魯不花

(1308—1366)蒙古遜都思氏,字彥明。順帝元統(tǒng)元年進士。授將仕郎、臺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。建孔子廟,延儒士為師,以教后進。歷監(jiān)察御史,上疏言事,帝嘉納之。升吏部侍郎,銓選于江浙,時稱其公允。除吏部尚書,遷大都路達魯花赤,以剛正稱。后拜江南行御史臺中丞,既而除浙西肅政廉訪使。以地為張士誠所有,避往慶元,浮海北行,遇倭船,被害。謚忠肅。

張阿慶

[元代] 張阿慶

阿慶,順天張萬戶德明第八女,小字度娥。

張礎

[元代] 張礎

(1232—1294)元大都路通州人,遷真定,字可用。業(yè)儒。蒙哥汗六年,以廉希憲薦入忽必烈藩府。從攻宋鄂州,凡征發(fā)軍旅文檄,悉出其手。世祖中統(tǒng)元年,權(quán)中書省左右司事。歷知獻州、東平府、威州。至元十四年,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副使。宣慰使失里貪暴,掠良民為奴。劾黜之。官終安豐路總管。卒謚文敏。

張復亨

[元代] 張復亨

湖州烏程人,字剛父。博學工詩文。仕至泰州同知。能詩,與趙子昂、牟應龍、蕭子中、陳無逸、陳仲信、姚式、錢選,號吳興八俊。

余寅

[元代] 余寅

字景辰,華亭人。

張端

[元代] 張端

(?—1383)元江陰州人,字希尹,號溝南。博學好修。歷官江浙行樞密院都事。人稱溝南先生。有《溝南漫存稿》。

阿魯圖

[元代] 阿魯圖

阿魯圖,蒙古族;蒙古阿兒剌部人。著名元朝末期重臣。元順帝(元惠帝)孛兒只斤·妥歡貼睦爾執(zhí)政時期,中書右丞相蔑里乞·脫脫于元至正四年(公元1344年)農(nóng)歷5月因病辭職,由阿爾拉·阿魯圖繼任中書右丞相。是開國大臣。

脫脫

[元代] 脫脫

脫脫(1314年-1355年),亦作托克托、脫脫帖木兒,蔑里乞氏,字大用,蒙古族蔑兒乞人,元朝末年政治家、軍事家。元朝元統(tǒng)二年(1334年),任同知宣政院事,遷中政使、同知樞密院事、御史大夫、中書右丞相。至元六年(1340年)農(nóng)歷十月脫脫為中書右丞相,大改伯顏舊政,復科舉取士。至正十一年(1351年)修黃河民工起義,鎮(zhèn)壓抗元紅巾軍。于至正十五年(1355年),革職流放云南,后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惠宗詔令自盡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昭雪復官。

何正

[元代] 何正

正字守中,分水人。至順間應薦授山長,轉(zhuǎn)寧都下河巡檢。棄官,號云壑道人。

俞庸

[元代] 俞庸

鎮(zhèn)江丹徒人,字時中。初為明道書院山長,成宗大德中試補戶部令史,累遷尚服院都事。卒年六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