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wài shǐ

外史


拼音wài shǐ
注音ㄨㄞˋ ㄕˇ



詞語解釋

外史[ wài shǐ ]

⒈ 指野史、雜史和以描寫人物為主的舊小說之類,如《儒林外史》

unofficial history;

引證解釋

⒈ 古代官名。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區(qū)的王令、四方地志等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外史,掌書外令,掌四方之志,掌三皇五帝之書?!?br />宋 陳亮 《三國紀(jì)年序》:“自當(dāng)時之諸侯,國各有史,一言一動,罔不畢載。故四方之志,外史掌之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三哀詩》:“我已外史達(dá),人實高閣置。”

⒉ 指稗史及某些舊小說。如舊題 漢 黃憲 的《天祿閣外史》、 清 吳敬梓 的《儒林外史》。

⒊ 舊時文人常用作別號。如 元 張雨 稱 句曲外史,清 惲格 稱 白云外史。

國語辭典

外史[ wài shǐ ]

⒈ 非正史,大抵為瑣記及小說之類。如《儒林外史》。

別史

⒉ 文人常以此作為雅號。

《明史·卷二八五·文苑傳一·趙塤傳》:「入見,賜之宴,賦詩稱旨,除廣信教授,自號榮陽外史。」

⒊ 職官名。職掌記錄王者下達(dá)于京畿外的命令,并掌理四方邦國志書,三皇五帝的典籍 。

“外史”分字解釋


詞語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