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見“刻核”。
⒈ 亦作“刻核”??量獭?/p>
引《南史·恩倖傳·呂文顯》:“文顯 臨事以刻覈被知。”
宋 蘇軾 《省試策問》之三:“凡省冗官八百員,吏千四百員,民以少紓,而上下相安,無刻核之怨。”
清 秦篤輝 《平書·文藝篇上》:“閲書之道在於恕,不恕則刻覈鍛鍊之患生?!?br />金一 《文學觀》:“夫謂語必已造,事不古同,誠不免以刻覈待古人?!?/span>
Copyright ? mingxia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杭州優(yōu)配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(jīng)書面允許不得轉載、復制信息內(nèi)容、建立鏡像
本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請以各學校實際情況為主!內(nèi)容侵權或錯誤投訴:841539661@qq.com 工信部備案號:浙ICP備200197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