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陳景元
宋建昌軍南城人。道士。字太虛,號真靖,自稱碧虛子。謂游天臺遇鴻濛先生張無夢授秘術(shù),神宗聞其名,召對天章閣,命設羅天大醮,累遷至右街副道篆,賜號真人。乞歸廬山,行李百擔皆經(jīng)史。讀書至老不倦,詩書畫皆清婉可喜。卒年七十。著有《四升經(jīng)集注》等。
[宋代] 陳節(jié)
陳杰,字燾父,洪州豐城(今屬江西)人。理宗淳祐十年(一二五○)進士,授贛州簿。歷知江陵縣,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。據(jù)集中詩篇,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。宋亡,隱居東湖。有《自堂存稿》十三卷(《宋史藝文志補》),已佚。清四庫館臣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輯為四卷。清同治《豐城縣志》卷一六有傳。
[宋代] 釋得升
釋得升(一○九六~一一六九),號頑庵,俗姓何,廣漢德陽(今屬四川)人。年十七依崇果寺,二十得度。后棄謁文殊心道禪師,問佛法省要,殊示偈,退參三年,方得旨趣。往見佛性,機不投。入閩至鼓山,竹庵命分座說法。高宗紹興十一年(一一四一),應張浚請開法石門,遷明教及報恩、開先。晚住南康軍云居寺。孝宗乾道五年卒,年七十四。為南岳下十六世,龍翔竹庵土圭禪師法嗣。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二○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二○有傳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蔡載
蔡載,字天任,潤州丹陽(今屬江蘇)人。神宗元豐三年(一○八○)進士(清康熙《常州府志》卷二一)。歷晉陵縣主簿。欽宗靖康中,李綱辟為御營司干辦公事。高宗建炎中,有詔薦士,稱疾不就。以壽終。事見《至順鎮(zhèn)江志》卷一九。今錄詩五首。
[宋代] 林大中
(1131—1208)宋婺州永康人,字和叔。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。光宗時為殿中侍御史,抗直敢言。歷知寧國府、贛州。寧宗即位,為給事中。因不交韓侂胄,與之結(jié)怨。以煥章閣待制知慶元府,捐公帑筑堤防潮,民賴其利。后削職罷歸,屏居十二年。及侂胄死,召試吏部尚書,累官簽書樞密院事。卒謚正惠。有文集。
[宋代] 徐守信
泰州海陵人。道士。少孤,役于天慶觀。仁宗嘉祐間,天臺道士余元吉來游,示惡疾,守信事之無倦。相傳于溺器得丹砂餌之,從此常放言笑歌,或數(shù)日不食,日誦《度人經(jīng)》,為人說禍福。發(fā)運使蔣之奇以經(jīng)中有“神公受命”句,呼為“神公”,人遂以神翁目之。徽宗時召至京師,以賓禮待,賜號“虛靜沖和先生”。卒年七十六。賜大中大夫。弟子苗希頤裒次其事,編成《徐神公語錄》。
[宋代] 柳應辰
柳應辰,字明明,武陵(今湖南常德)人,拱辰弟。仁宗景祐五年(一○三八)進士(清同治《武陵縣志》卷三一)?;实v中,知昭州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一七三)。神宗熙寧七年(一○七四),以都官員外郎通判永州(清嘉慶《祁陽縣志》卷五)。今錄詩三首。
[宋代] 陳詁
陳詁,字天經(jīng),晉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一○○八)進士。乾興元年(一○二二)由秘書丞為秘閣校理。仁宗天圣三年(一○二五),同知太常禮院(同上書卷一○三)。七年(一○二九)以祠部員外郎知祥符縣(同上書卷一○七)。累遷三司戶部副使、兵部員外郎,卒。
[宋代] 張訢
張欣,毗陵(今江蘇常州)人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一九六)進士(《咸淳毗陵志》卷一一)。光宗紹熙二年(一一九一)知光澤縣(明嘉靖《邵武府志》卷四)。寧宗嘉泰四年(一二○四)知衡州。開禧二年(一二○六)除廣東提刑(《永樂大典》卷八六四七)。
[宋代] 沈季長
沈季長(一○二七~一○八七),字道原,其先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徙家真州揚子(今江蘇儀徵)。舉進士。歷越州司法參軍,南京國子監(jiān)教授、直講。遷天章閣侍講,兼集賢校理、管勾國子監(jiān)公事,同修起居注。出為淮南節(jié)度判官。哲宗元祐初,權(quán)發(fā)遣南康軍,改權(quán)發(fā)遣秀州事。元祐二年卒于官,年六十一。有文集十五卷,詩傳二十卷,已佚。事見《王魏公集》卷七《沈公墓志銘》。
[宋代] 汪立信
(1200—1274)安豐人,字誠甫,一字成文,號紫源。汪澈從孫。理宗淳祐六年進士。歷通判建康府、荊湖制置司參議。累擢權(quán)兵部尚書、荊湖安撫制置使、知江陵府。所至興學校、撫貧苦、募軍卒。勸賈似道去安樂、修守備,遭斥而不用。度宗咸淳末,元兵大舉伐宋,為江淮招討使,至高郵,聞似道師已潰,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,失聲悲慟,扼吭而卒。
[宋代] 王操
王操,字正美,江南人。太宗太平興國時上《南郊頌》,授太子洗馬。曾奉使隴右。仕至殿中丞。事見《詩話總龜》前集卷一一引《雅言系述》?!?em>王操詩,今存《訥齋小集》一卷,見《兩宋名賢小集》。今以影印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為底本,校以《宋文鑒》(《四部叢刊》本)等書,并從《歷代吟譜》輯得集外詩一首。
[宋代] 王贄
(994—1069)宋泰和人,字至之。真宗天禧三年進士。歷侍御史、知諫院、判司農(nóng)寺。仁宗慶歷中,為天章閣待制,條陳時事,對策甚久,仁宗贊為南士而有燕趙之氣者。神宗時官終戶部侍郎。
[宋代] 林夔孫
南宋經(jīng)師。字子武,號蒙谷。福州古田(今屬福建)人。朱熹門人。慶元黨案起,仍不變初志,從熹講論不輟。后為縣尉。曾將朱熹口授講義宣講于白鹿洞書院。著有《尚書本義》、《中庸章句》等。
[宋代] 鄭霖
南宋開禧元年(1205)入太學,紹定二年(1229)登黃樸榜進士,授江西南安軍教授。后知四川嘉定,再升總領(lǐng)淮西軍馬錢糧,轉(zhuǎn)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。此后曾改知贛州、蘇州、安慶、平江等地。知安慶時兼任淮浙提刑點浙西刑獄;知平江時兼淮浙發(fā)運使。賈似道當權(quán)于朝,四處網(wǎng)羅人才以為己用,有意拉攏鄭霖。但鄭霖深惡賈似道恃世弄權(quán),不愿與其往來,后賈似道以"司都"、"監(jiān)禮部郎官"等職授鄭霖,皆拒不就職。賈懷恨在心,遂誣鄭霖造登臺橋一事為"積糧聚眾,圖謀不軌"。理宗偏聽不察,竟加殺害。時年七十二歲。數(shù)年后,理宗見到鄭霖遺表,幡然悔悟,昭雪其冤,追贈中奉大夫龍圖閣直學士,并賜葬西岙集福寺前。
[宋代] 陳公凱
陳公凱,字君用,號竹臞,浦江(今屬浙江)人。元初為月泉書院山長。與其弟公舉日與方鳳、吳思齊為文字交。月泉吟社第四十名,署名柳圃;又為第四十六名,署名陳鶴皋。事見明嘉靖《浦江志略》卷七《陳公舉傳》、《月泉吟社詩》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輔廣
輔廣,字漢卿,號潛庵。祖籍趙州慶源。父親名逵.字彥達,宋高宗南渡時,隸楊沂中摩下,累立戰(zhàn)功。歷官左武大夫、邵州防御使,后知泰州。晚年遷居崇德永新鄉(xiāng),遂為崇德人。有四子,廣居次,生于軍中。
[宋代] 魏吉甫
魏吉甫,字元嘉,莆田(今屬福建)人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進士(明弘治《興化府志》卷一六)。為吉州司法參軍(《周文忠集》卷三《蔡子亨墓志銘》)。官至戶部侍郎(《閩詩錄》丙集卷九)。
[宋代] 竇儼
字望之,薊州漁陽縣(今天津市薊縣)人,竇燕山次子。后晉天福六年(941)舉進士,歷仕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各朝,屢任史官。后晉時,定朝會樂章、二舞及鼓吹十二案。后周初,修后晉高祖,少帝和后漢高祖《三朝實錄》。后周顯德四年(957),儼上疏陳“禮、樂、刑、政、勸農(nóng)、經(jīng)武”治國六綱之言,周世宗納之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),任禮部侍郎,奉旨撰定祠祀樂章、宗廟謚號。儼一生著有《周正樂》一二O卷,文集七O卷。
[宋代] 來廷紹
來廷紹(一一五○~一二○二),字繼先,又字平山,自號思洛子,鄢陵(今屬河南)人。光宗紹熙四年(一一九三)進士。寧宗慶元六年(一二○○),任朝散郎、直龍圖閣學士。嘉泰元年(一二○一),命知紹興府,未到任,于次年卒于蕭山祇園寺,年五十三。事見《蕭山來氏家譜》(藏蕭山縣檔案館)卷一、《來氏家藏冠山逸韻》卷一。今錄詩三首。
[宋代] 劉子薦
(?—1276)宋吉州安福人,字貢伯。以父任為湘鄉(xiāng)尉,擒盜有功,調(diào)撫州司錄。歷知融州,以廉靜著聞。為廣西經(jīng)略司檄為參議官。恭帝德祐二年,元兵至,率兵拒守不支,自盡。
[宋代] 唐介
(1010—1069)宋江陵人,字子方。仁宗天圣八年進士。為武陵尉,調(diào)平江令。皇祐中,遷殿中侍御史,諍諫不避權(quán)貴,劾宰相文彥博諸人,被貶英州別駕。召還復官,出知揚州,改江東轉(zhuǎn)運使。嘉祐四年,入知諫院,言事如故,又出知數(shù)州。英宗治平元年,召為御史中丞。神宗熙寧元年,拜參知政事。反對重用王安石,及安石執(zhí)政,數(shù)與爭論。卒謚質(zhì)肅。有文集、奏議等。
[宋代] 李閎祖
宋邵武光澤人,字守約,號綱齋。李呂子。寧宗嘉定四年進士。早承家學,后從朱熹游,篤志學問,熹留之家塾,為編《中庸章句或問輯略》。調(diào)臨桂主簿,辟古田令,改廣西經(jīng)略安撫司干官,為政勤慎明恕。有《師友問答》。
[宋代] 張闡
(1091—1164)溫州永嘉人,字大猷。幼力學,博涉經(jīng)史,善屬文?;兆谛土赀M士。調(diào)嚴州兵曹掾兼治右獄。高宗紹興十三年,遷秘書郎兼國史院檢討官,因不附秦檜,罷去。歷泉、衢二州通判。孝宗即位,權(quán)工部侍郎兼侍講,上十事,皆切中要害。隆興元年,力陳和議有六害,反對與金媾和。進工部尚書兼侍讀。次年,引疾請歸,居家逾月卒。
[宋代] 陳則翁
陳則翁,字仁則,舉宏詞科,官至廣東副使。帝炳祥興二年(一二七九)崖山之變,棄官歸里,遷居柏橋,建集善院,日與林景熙輩唱和,有《清潁一源集》,已佚。事見《宋詩紀事補遺》卷八五。今錄詩二首。
詩詞推薦
- 謁金門(春情):趙善扛
- 詠畫障唐代:上官儀
- 江畔獨步尋花·其六唐代:杜甫
- 晚由月湖出大江順風抵瓜州宿清代:孫衣言
- 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四唐代:李白
- 賀新郎(送趙伯泳侍郎守溫陵)宋代:王邁
-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一宋代:蘇軾
-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(yè)應教唐代:王維
- 清明前一日友人招泛東湖:陳宗仁
- 浣溪沙·一曲鸞簫別彩云宋代:吳文英
- 冶城雜興 其一:陳肇興
- 待月次韻明代:周倫
- 娟影臨榻五夜披衣寤歌待旦得五言二十韻明代:郭之奇
- 東風第一枝·詠春雪宋代:史達祖
- 貴州即事明代:周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