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[宋代] 李中師
(1015—1075)宋開封人,字君錫。仁宗景祐元年進士。以薦為集賢校理、提點開封府界,督吏捕盜,盡得之。為淮南轉(zhuǎn)運使,兩浙饑,移淮粟賑贍。神宗時累官龍圖閣直學士、知河南府,嚴整吏習,號為治辦。然用法刻深,煩碎無大體,唯厚結(jié)中人。權(quán)發(fā)遣開封府卒。
[宋代] 張韞
開封人,字積之。從軍為小校。從征安南,次富良江,褰裳先濟,眾隨之,蠻遁走。歷京西、涇原將,知綏德、懷寧、順寧軍等六城,將兵取宥州,破夏人于大吳神流堆。,累遷開德、河陽馬步軍副總管。卒年七十三。謚榮毅。
[宋代] 馬默
宋單州成武人,字處厚。從石介學。舉進士。知須城縣。英宗治平中,為監(jiān)察御史里行,遇事敢言。神宗即位,以論歐陽修事通判懷州。上疏陳十事,除知登州。又請更定《配島法》,沙門島囚徒得全活者甚眾。入為三司鹽鐵判官,因與富弼善,且論新法不便,出知濟、兗二州。哲宗元祐初召為司農(nóng)少卿。反對恢復鄉(xiāng)差衙前法,建議提舉常平官歸提刑司。除河東轉(zhuǎn)運使,復移兗州,賑活流民數(shù)萬計。后歷寶文閣待制知徐州、河北都轉(zhuǎn)運使。紹圣四年,坐附司馬光落職致仕,元符三年復之。卒年八十。
[宋代] 龍大淵
龍大淵(?~1168),高宗紹興三十年(1160與曾覿同為建王內(nèi)知客。孝宗即位,為宜州觀察使、知閤門事,兼皇城司,歷昭慶軍承宣使、寧武軍節(jié)度使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五一之二三、儀制一一之二一),出為浙東總管。乾道四年卒。
[宋代] 杜叔元
杜叔元,字君懿(《東坡志林》卷六),成都(今屬四川)人。善書,得李建中筆法(《東坡志林》)。仁宗嘉祐三年(一○五八),官宣州通判(《宣城右集》卷八《池軒記》)。神宗元豐初,為尚書都官郎中(《續(xù)會稽掇英集》卷二)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李清臣
[公元一0三二年至一一0二年]字邦直,魏人。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,卒于徽宗崇寧元年,年七十一歲。七歲知讀書,日誦數(shù)千言。稍能為文,因佛寺火,作浮圖火解,兄警奇之。韓琦聞其名,妻以侄女。舉進士,調(diào)邢州司戶參軍。應材識兼茂科,歐陽修壯其文,以比蘇軾。治平二年,(公元一0六五年)試閣策入等,授書郎簽書。神宗召為兩朝史編修官,起居注,進知制誥。哲宗朝,范純?nèi)嗜ノ?,獨專中書,復青苗、免役諸法。計激帝怒,罷蘇轍官?;兆诹?,為門下侍郎。尋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,卒。清臣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。居官奉法,毋敢撓以私。清臣所為文,簡重宏放,自成一家。
[宋代] 張叔夜
(1065—1127)開封人,字嵇仲。少喜言兵,以蔭補蘭州錄事參軍。歷知襄城、陳留縣及舒、海、泰州。徽宗大觀中,為開封少尹,賜進士出身。再知海州,鎮(zhèn)壓宋江起義軍。后知濟南府、青州。欽宗靖康元年,金兵南下,領南道都總管,與子張伯奮、張仲熊領三萬人勤王,轉(zhuǎn)戰(zhàn)至京師,進資政殿學士、簽書樞密院事。與金兵力戰(zhàn)受傷。京師陷,從二帝北上,絕食,至白溝扼吭而死。謚忠文。
[宋代] 趙令鑠
趙令鑠(一○四八~?)字伯堅,太祖五世孫。神宗朝進士。累官至寶文閣待制。有《詩聲集》,已佚。事見鮮于伯機《游高亭山廣嚴院記》(《鐵網(wǎng)珊瑚》卷五)、《宋史》卷二四七《子淔傳》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張式
張式(九八九~一○五○),字景則,建安(今福建建甌)人,一作仙游(今屬福建)人(《閩詩錄》丙集卷二)。真宗天禧二年(一○一八)進士,一作仁宗天圣五年(一○二七)進士(同上書)。授閩縣主簿。歷知虔、濠、壽、岳四州?;实v二年卒,年六十二。事見《王文公文集》卷九二《司封郎中張君墓志銘》。
[宋代] 竇儀
竇儀(九一四~九六六),字可象,薊州漁陽(今天津薊縣)人。后晉天福中進士。歷仕后漢、后周,官至翰林學士、兵部侍郎。宋太祖建隆元年(九六○),遷工部尚書,兼判大理寺。再入翰林為學士。乾德二年(九六四),加禮部尚書。四年,知貢舉,是冬卒,年五十三?!端问贰肪矶袀?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趙卯發(fā)
名或作昴發(fā)。宋昌州昌元人,字漢卿。理宗淳祐十年上舍登第。歷遂寧司戶、宣城令。度宗咸淳間權(quán)通判池州。元兵渡江,卯發(fā)攝州事,繕壁聚糧以圖拒敵。因都統(tǒng)張林暗降敵,知不可守,遂與妻雍氏同縊死。謚文節(jié),雍氏贈順義夫人。
[宋代] 陳協(xié)
陳協(xié),字誼和,四明(今浙江寧波)人。寧宗嘉定十三年(一二二○)進士。理宗淳祐六年(一二四六)以太常博士兼景獻府教授,尋除秘書郎。七年,遷著作佐郎。事見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八。
[宋代] 林夢英
撫州臨川人,字叔虎,一字子應,人稱山房先生。孝宗淳熙二年進士。累官衡州法曹,所至整飭嚴明。知武陵縣,修學宮,教士子。為靖州通判,平定南方少數(shù)民族。除知武岡軍,未赴,退居城西金石臺,建樓藏書,讀書其間。后官秘書丞,奉祠歸,年逾八十,猶讀書不輟。
[宋代] 雷應春
雷應春:詞作家,字春伯,郴人。嘉定十年(1217)進士,分教岳陽,除監(jiān)行在都進奏院,擢監(jiān)察御史。歸隱九年,又起知臨江軍。全宋詞收錄其詞兩首《好事近》、《沁園春》。
[宋代] 留碩
留碩,字季膺,泉州晉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正子。歷南劍州通判(明嘉靖《延平府志》卷七),寧宗嘉定間知南恩州(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一六)。改知岳州,入為大理寺丞。歷知永州、建昌軍。事見清道光《福建通志》卷一七六《留正傳》附。今錄詩五首。
[宋代] 莫儔
莫儔(一○八九~一一六四),字壽朋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?;兆谡投辏ㄒ灰灰欢┻M士。靖康初以翰林學士使金,助金立張邦昌。高宗即位,責全州安置。紹興四年(一一三四),還浙西。孝宗隆興二年卒,年七十六。有《真一居士集》五十卷等,今佚。事見《鴻慶居士集》卷三八《宋故翰林學士莫公墓志銘》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曹確
曹確,字公易(《江上詩鈔》卷二),江陰(今屬江蘇)人(《宋元學案補遺》卷九八)。仁宗嘉祐四年(一○五九)進士(《宋詩紀事》卷二二)。以文行名于時。神宗熙寧中更新學校,以名儒入選,擢為國子直講。事見《龜山集》卷三四《曹子華墓志銘》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趙良嗣
(?—1126)時遼燕人,本名馬植。遼大族,仕至光祿卿?;兆谡统跬炇惯|,獻滅燕之策,因載與歸宋,易名李良嗣?;兆谡僖?,賜姓趙,官秘書丞。遷直龍圖閣,提點萬壽觀,加右文殿修撰。宣和間使金,謀議夾攻滅遼,先后往返六七次,頗盡心力。進龍圖閣直學士,官至光祿大夫。以諫阻納張覺事,坐奪職。欽宗靖康元年,金兵南侵。御史胡舜論其結(jié)成邊患,貶竄柳州。后遭處死。
[宋代] 王次翁
(1079—1149)濟南人,字慶曾,號兩河?;兆诔鐚幦赀M士。曾知道州。后依附秦檜,力主和議。任御史中丞,劾罷宰相趙鼎。任參知政事,與秦檜合謀罷韓世忠、張俊、岳飛兵權(quán)。為奉迎扈從禮儀使,堅拒償韋太后為犒從者而向金使所貸金,帝欲誅之,為檜所救。尋奉祠歸。有《兩河集》。
[宋代] 陶崇
(?—1226)宋全州陽朔人,字宗山。寧宗嘉泰二年進士。理宗在藩邸時,為講讀官。及即位,被召,首陳保業(yè)、謹微、慎獨、持久之說,又陳郡縣修武備、厚民生、厲士氣,與史彌遠議不合,以寶謨閣學士出知信州。卒謚文肅。有《澈齋文集》。
[宋代] 姚望之
姚望之(?~一二三四),字肖呂,寧德(今屬福建)人。理宗寶慶二年(一二二六)武舉進士。端平元年(一二三四)趙葵恢復三京,辟為幕屬,師敗歿于軍。事見《宋史》卷四一七《趙葵傳》、明嘉靖《寧德縣志》卷三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黃宗旦
黃宗旦,北宋文學家、政治家,字叔才,北宋開寶六年(973年)生,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年)十一月卒。福建省惠安縣鎮(zhèn)安鋪黃田(今張坂鎮(zhèn)后邊村)人。少有神童之稱。歐陽修稱宗旦為“閩中文士”。宋真宗咸平元年(998年),榜眼進士,與同縣同榜探花進士李慶孫齊名。人言:國朝才子黃宗旦,天下文章李慶孫。
[宋代] 楊偰
楊契,字子寬,代州崞縣(今山西原平東北)人。存中子。高宗紹興十五年(一一四五)進士,擢國子監(jiān)主簿。十九年,知大宗正丞。二十二年,直秘閣。二十五年,為駕部員外郎。二十七年,試秘書少監(jiān),遷宗正少卿。二十九年,權(quán)工部侍郎,奉祠提舉祐神觀。三十二年,知舒州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五四、一五九、一六三、一七○、一七六、一八一、一九九)。謚惠懿。今錄詩二首。
[宋代] 楊繪
楊繪(1032年~1116年),字元素,號先白,謚肅軒,綿竹(今屬四川)人。公元1056年(宋仁宗嘉祐元年)登進士第,歷官荊南府通判、開封府推官等職,后任翰林學士、御史中丞。晚年棄官南下,來海陽縣官溪都(今榕城區(qū)仙橋、梅云一帶)定居,創(chuàng)槎橋村。楊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遷潮汕各地。楊繪被潮汕大多楊姓居民尊為始祖。楊繪墓位于仙橋錢崗山西北坡,坐東朝西,是一處宋代古墓。楊氏宗祠位于揭陽市仙橋街道槎橋社區(qū)東聯(lián)村,建于清初,為三廳式灰、木、石構(gòu)筑廟堂。揭陽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將楊繪墓及祠堂列為古墓葬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[宋代] 陳良貴
(1108—1172)宋臺州臨海人,字邦炎。早孤,事母孝。為文恢博有氣。高宗紹興五年進士。知瑞安縣,縣俗強梗,難治,獨撫以寬。以薦擢監(jiān)察御史。孝宗初歷右正言、左司諫,論時事頗多補益。疏言湯思退奸邪,張浚精忠。罷言職,以直敷文閣知建寧府,除福建路計度轉(zhuǎn)運副使,江東、浙西提刑。思退罷,召為宗正少卿,進給事中、兵部侍郎。除右諫議大夫。后為太子詹事,兼侍講。以疾告老,除敷文閣直學士奉祠。在朝論諫純正,多見嘉納。光宗立,追謚獻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