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襄的詩詞(282首)

蔡襄

蔡襄(1012年3月7日-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謨,漢族,興化軍仙游縣(今楓亭鎮(zhèn)青澤亭)人。北宋著名書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學家。蔡襄泉州知府時,主持建造了中國現(xiàn)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;任福建路轉(zhuǎn)運使時,倡植福州漳州700里驛道松;在建州時,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“小龍團”,所著《茶錄》總結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經(jīng)驗。所著《荔枝譜》被稱贊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”。蔡襄工書法,詩文清妙,其書法渾厚端莊,淳淡婉美,自成一體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。

主要成就

書法藝術

主詞條:宋四家

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,素有“蘇、黃、米、蔡”四大書家的說法,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?!八嗡募摇敝?,前三家分別指蘇軾(東坡)、黃庭堅(涪翁)和米芾(襄陽漫士)。宋四家中,蔡襄年齡輩份,應在蘇、黃、米之前。從書法風格上看,蘇軾豐腴跌宕;黃庭堅縱橫拗崛;米芾俊邁豪放,他們書風自成一格,蘇、黃、米都以行草、行楷見長,而喜歡寫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楷書的,還是蔡襄。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,淳淡婉美,自成一體。展卷蔡襄書法,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,充滿妍麗溫雅氣息。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,極負盛譽,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(shù)蘇東坡、歐陽修。蘇東坡在《東坡題跋》中指出:“獨蔡君謨天資既高,積學深至,心手相應,變態(tài)無窮,遂為本朝第一。然行書最勝,小楷次之,草書又次之……又嘗出意作飛白,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,識者不以為過?!薄睔W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:歐陽修說:“自蘇子美死后,遂覺筆法中絕。近年君漠獨步當世,然謙讓不肯主盟?!保ā稓W陽文忠公集》)黃庭堅也說:“蘇子美、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。”(《山谷文集》)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中評論蔡襄的草書“以散筆作草書,謂之散草,或曰飛草,其法皆生于飛白,自成一家。存張旭懷素之古韻,有風云變幻之勢,又縱逸而富古意?!薄端问贰げ滔鍌鳌贩Q他:“襄工于手書,為當世第一,仁宗尤愛之。”許將《蔡襄傳》說:“公于書畫頗自惜,不妄為人,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,仁宗尤愛稱之?!敝扉L文《續(xù)書斷》:“蔡襄書頗自惜重,不輕為書,與人尺牘,人皆藏以為寶。仁宗深愛其跡……及學士撰《溫成皇后碑》文,敕書之,君謨辭不肯書?!?/p>

從以上三段記載中,可以知道,蔡襄書法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。由于他頗自惜,不妄為人書,所以傳世作品較少。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(zhuǎn)向了詩文尺牘,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,為士大夫所不屑為,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。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著根本的不同。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。

總體上看,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,創(chuàng)新的意識略遜一籌。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(fā)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。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,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梁。

蔡襄傳世墨跡有《自書詩帖》、《謝賜御書詩》,以及《陶生帖》、《郊燔帖》、《蒙惠帖》墨跡多種,碑刻有《萬安橋記》、《晝錦堂記》及鼓山靈源洞楷書“忘歸石、”“國師巖”等珍品。蔡襄擅長正楷,行書和草書,北宋著名書法家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蔡襄以督造小龍團茶和撰寫《茶錄》一書而聞名于世。而《茶錄》本身就是一件書法杰作。

另有說法認為宋四家“蘇黃米蔡”中的“蔡”,應該是蔡京,只因其“人品奸惡”,后來人們用蔡襄取代了蔡京。

水利貢獻

蔡襄出任福建路轉(zhuǎn)運使時,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稅。并修建中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萬安橋(洛陽橋),它被稱作“福建橋梁的狀元”(茅以升)。它的建成,對福建經(jīng)濟、文化的發(fā)展起了重要的作用。
泉州是古代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起點。自唐后期起,泉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(mào)易港口。北宋時泉州港灣區(qū)帆墻林立,百艦爭流,中外商賈薈集,各地貨物集散。然而,萬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經(jīng)濟、文化交流的極大障礙,交通問題遠遠適應不了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需要,因此,萬安渡建橋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。

蔡襄等人先在江底沿著橋梁中線拋置了大量的大石塊,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,作為橋墩的基址。然后用一排橫、一排直的條石筑橋墩,這種石基的開創(chuàng),是橋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,近代稱之為“筏型基礎”。他并種海蠣以固橋基,于橋上下兩側(cè)灘涂上,植石以附蠣,以減緩江流速度,使不致動搖橋墩兩側(cè)基礎。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物學運用于建筑上的先例。

橋成之后,蔡襄擬訂了千古傳誦的《萬安橋記》并刻石立碑,它真實地記載了建橋情況和橋的規(guī)模?!岸蓪嵢ズ#ブ鄱?,易危而安,民莫不利”。全文共150多字,文辭極優(yōu)美,同時它又是中國書法史上頗為著名的書法珍品

蔡襄曾組織人馬,從福州始沿途栽植樹至泉州、漳州,計長700里。它既可防止水土流失,又可遮掩道路,使過往客商在炎日酷暑之時,免受驕陽曝曬之苦。它成為洛陽橋的配套工程,此即《宋史》本傳所說的“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”一事。近一千年前的蔡襄已能注意到保持生態(tài)平衡,保護水土,確是高人一等。時人為此作詩贊之:“夾道松,夾道松,問誰栽之我蔡公,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萬古搖清風。”

蔡襄在泉州積極組織群眾抗旱,興修水利,生產(chǎn)自救,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負擔。嘉祐三年(1058年),適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,他特地三次帶領官員到泉州飛陽廟祈雨,自責干旱不稔,是“郡守不德之故”。還寫下《乞雨題西方院(有序)》:“年年乞雨問山神,羞見耕耘隴上人。太守自知才德薄,彼蒼何事罪斯民?!彼且源伺e來勸告各僚屬要關心民瘼,組織農(nóng)民抗旱自救。不久恰好天降大雨,旱情解除,歲以大稔,王十朋因此贊他“愛民心有彼蒼知”。
晉江龜湖塘可灌田數(shù)千畝。但是,沿塘百姓常為用水及管理維修堤岸等問題爭吵、斗毆。加上土豪、無賴好事之徒插手攪渾,沿塘百姓冤冤相報,問題久而不能解決。蔡襄深入民間,詳為考察,為更好地保護這一水利工程,加強排澇抗旱作用,以利農(nóng)耕,相應加強相鄰各鄉(xiāng)林、黃、蘇、鄭、吳、蔡六姓的聯(lián)誼,特制定《龜湖塘規(guī)》(后世稱為《先宋塘規(guī)》),使龜湖有法可依。它明確規(guī)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維修問題,保證農(nóng)田能及時得到灌溉。他在制定《龜湖塘規(guī)》時,按規(guī)定執(zhí)行管禁,遇有重大違規(guī)者,則由陂首呈縣府懲處。正因為有蔡襄的《龜湖塘規(guī)》在,龜湖塘維護了近千年,為瀕湖農(nóng)民流澤至今。據(jù)《晉江縣志》載:“自蔡襄定塘規(guī)至明朝的五百年間,糧食產(chǎn)量往往二、三倍于他鄉(xiāng)?!边@是對泉州水利建設的貢獻,后人因此為之立《德政碑》。

發(fā)展茶業(yè)

蔡襄不僅是政治家、文學家、書法家,而且也是茶學家。他為官清正,以民為本,注意發(fā)展當?shù)亟?jīng)濟,為福建茶業(yè)及茶文化的發(fā)展作出了一定貢獻。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園,就是在建州,舊時又稱建溪,建安(今在建甌縣)。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孫樵《送茶蕉刑部書》,書中記載:“晚甘侯”(唐代名茶中的一種)產(chǎn)于“建陽碧水丹山之鄉(xiāng),系月澗云龕之品”。當時建溪流域所產(chǎn)品茶統(tǒng)稱“建茶”、“建茗”。五代時期,王審知在福建建閩國,北苑茶園成為專門生產(chǎn)貢茶的官家茶園。閩國滅亡之后,南唐后主李煜派官員專程到建安設立“龍焙”,監(jiān)制“建茶進御”。指定專制“龍茶”。歷史發(fā)展到了宋代。丁謂任福建轉(zhuǎn)運使,監(jiān)制御茶時,尤重御茶采摘制作的“早、快、新”。如“社前十日即采其芽,日數(shù)千工繁而造之、逼社即入貢”。由于采制甚精,在丁謂手中,北苑茶已譽滿京華,號為珍品。

到了慶歷年間(1041—1048年),蔡襄創(chuàng)造小龍團以進,被旨仍歲貢之”(《熊蕃北苑貢茶錄》)?!盾嫦獫O隱叢話》也說北苑茶大小龍團“起于丁謂,而成于蔡君謨”。的確,蔡襄為福建轉(zhuǎn)運使,把北苑茶業(yè)發(fā)展到新的高峰,他從改造北苑茶品質(zhì)花色入手,求質(zhì)求形。在外形上改大團茶為小團茶、品質(zhì)上采用鮮嫩茶芽作原料,并改進制作工藝。為之,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卷二有云:“茶之品莫貴于龍鳳,謂之團茶。凡八餅重一斤。慶歷中蔡君謨?yōu)楦=ㄞD(zhuǎn)運使,始造小片龍茶以進,其品絕精,謂之小團。凡二十餅重一斤,其價值金二兩”。歐陽修對蔡襄制作貢茶有非議,但他不得不承認蔡襄制作茶業(yè)的工藝之精。蔡襄之侄兒、蔡京之子蔡絳在《鐵圍山叢談》中對蔡襄在發(fā)展北苑御園茶過程有較為詳細而客觀的記載,肯定了蔡襄負責監(jiān)制北苑之茶制作精巧,形質(zhì)至極,呼聲最高還是“小龍團”的“密云龍”和“瑞云翔龍”。對于茶葉制作達到“名益新、品益出”、“益窮極新出、而無以加矣”的高水平程度,同時指出做茶要抓住季節(jié)“又茶茁其芽,貴在于社前則已進御”的新鮮感??梢姟昂貌锠幭嗥?、蓋因品質(zhì)珍”。就蔡襄本人,對于建安之茶,他也在自己著作《茶錄》中有專門論述建安之茶。其“點茶”條云:“建安斗試以水痕者為負,耐久者為勝”。同朝范仲淹在《和章岷從事斗茶歌》也提到“北苑將期獻天子,林下雄豪先斗美,……斗茶味兮輕醒醐,斗茶香兮薄蘭芷”。可見北苑御園茶在北宋時期極負盛譽。這些如此輝煌時期是得益于蔡襄為福建轉(zhuǎn)運使時的監(jiān)制而精益求精的創(chuàng)新工藝。這茶業(yè)發(fā)展功績是不可湮沒的。

蘇軾在《荔枝嘆》中說,“君不見:武夷溪邊粟粒芽,前丁后蔡相寵加,爭新買寵各出意,今年斗品充官茶。吾君所乏豈此物?致養(yǎng)口體何陋耶!洛陽相君忠孝家,可憐亦進姚黃花”。此詩作于哲宗紹圣二年(1095年),在蔡襄任福建轉(zhuǎn)運使二十五年后,此時蘇軾正被謫貶在廣東惠州(今惠陽縣)。作者初次嘗到南方甜美的果品荔枝、龍眼,極為贊賞,就差點兒將“荔枝”比作“佳人”。但作者能浮想聯(lián)翩,不禁聯(lián)想到漢唐時代進貢荔枝給百姓帶來了災難。在詩中作者揭示了由于皇家的窮奢極欲、官吏媚上取寵、各地名產(chǎn)都將進貢的弊政。他筆鋒又一轉(zhuǎn),對當時宋代的進茶、進花一并作了深刻的諷刺。這首詩給蘇軾帶來了許多聲譽,但給蔡襄蓋上了一頂“買寵”的帽子,這是不應該的。
總之,蔡襄在任福建轉(zhuǎn)運使時,監(jiān)制北苑貢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爭新。他先從改造北苑茶的品質(zhì)花色入手,將“大龍團”改制為“小龍團”,提高貢茶的質(zhì)量,達到“名益新、品益出”的技術革新、茶與茶藝術融為一體。蔡襄制好茶,致使蘇東坡喜歡“龍鳳團茶”,產(chǎn)生千古名句?!皬膩砑衍萍讶??!碧K東坡應該感謝蔡襄有了好茶才產(chǎn)生出千古名句。蔡襄的督辦,促進了北苑茶的發(fā)展。也促進地方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。這種技術創(chuàng)新,使福建茶葉在北宋時期名列首位,應功歸于蔡襄。

藏書之家

蔡襄家富藏書,劉克莊題跋蔡端帖時說:“又一借六典劉茂才,何人藏書,乃富于蔡公耶?”其收藏書法作品和圖書在當時富于一方。

人物生平

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(1012年3月7日) 。家族世居仙游縣楓亭驛,初務農(nóng),曾為泉州吏員。母親盧氏,惠安縣德音里(今后龍鄉(xiāng))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。蔡襄童年時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。

蔡襄十五歲參加鄉(xiāng)試,十八歲游京師,入國子監(jiān)深造。天圣八年(1030年),參加開封鄉(xiāng)試,獲第一名。

天圣九年(1031年),蔡襄登進士第十名。次年,授漳州軍事判官,在職四年。

慶歷三年(1043年),蔡襄主持諫院衙署。他遇事從不回避,奏疏忠誠懇切,大都關系天下利弊、一時緩急。蔡襄認為國家安危取決于人事,君主要知人善任、辨別邪正。由于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,那些權貴心懷畏懼,多有收斂。

慶歷四年(1044年),調(diào)任福州知州。慶歷六年(1046年)秋,改任福建路轉(zhuǎn)運使。蔡襄在福州見百姓患病不就醫(yī)而向巫覡求拜,多為蠱毒所害,撰《圣惠方后序》,刊刻于碑,勸病者就醫(yī)治療,并采取措施,取締巫覡,“禁絕甚嚴,凡破數(shù)百家,自后稍息?!辈滔暹€撰《福州五戒文》,以戒除陋俗。蔡襄倡議官吏,發(fā)動百姓,從福州大義至泉州、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兩旁栽植松樹,蔭庇大道,故民謠歌頌道:“夾道松,夾道松,問誰栽之,我蔡公;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萬古搖清風”。

慶歷八年(1048年),蔡襄因父親去世而離職。

皇祐三年(1051年),回朝修《起居注》,參與政事。次年,遷任起居舍人、知制誥兼判注內(nèi)詮。

嘉祐元年(1056年),蔡襄再知福州。在任上勸學興善,傳播醫(yī)治蠱毒的藥方,教育民眾遵法為善,改變陋習,監(jiān)督官吏深得民心。

宋仁宗至和、嘉祐年間(1054年—1063年),蔡襄兩次知泉州,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,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。蔡襄在泉州任上,首先整頓吏治。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貪贓枉法,蔡襄奏疏彈劾,把他革職為民。后朝廷發(fā)現(xiàn)這是冤案,蔡襄因而被貶。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,加強軍事防備,教習舟船熟記水勢,防備???。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,下游出???/u>江面寬五里,有渡口名萬安渡?!懊匡L潮交作,數(shù)日不可渡”,“沉舟被溺,死者無算”。并奏請減免漳、泉、興三州身丁錢一半,大大減輕民眾負擔。

蔡襄知泉州時期,連年發(fā)生旱災,他調(diào)動民力,加強水源管理,制定《龜湖塘規(guī)》,制止用水糾紛。他任轉(zhuǎn)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,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,供民眾飲用和灌田。治平年間(1064年—1067年),晉江縣令王克俊在摩崖刻“蔡公泉”三字以為紀念。

嘉祐六年(1061年),被授為翰林學士、權理三司使,主管朝廷財政。此時,宋廷財政入不敷出,“積貧”已深。蔡襄善于理財,“較天下盈虛出入,量入以制用。劃剔蠹,簿書紀綱,纖悉皆可法”。不久,宋英宗繼位,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。蔡襄撰《國論要目》一文,闡述改革主張,提出擇官、任才、去冗、辨邪佞、正刑、抑兼并、富國強兵的改革方案。英宗不但不采納,反而奪其三司使職。蔡襄在朝廷難于容身,請求外任。

治平二年(1065年),蔡襄出知杭州,拜端明殿學士后才去上任。次年十月,母親盧氏去世,蔡襄護喪南歸。

治平四年(1067年)八月十六日(9月27日),蔡襄在家中逝世,享年五十六歲,追贈吏部侍郎,后加贈少師。葬在楓亭蔡嶺,歐陽修撰《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》。

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年),其曾孫蔡洸為蔡襄奏請謚于朝,孝宗賜謚“忠惠”。

宋寧宗慶元年間(1195年—1200年),在洛陽橋南街尾建蔡襄祠。后人在墓前立柱題聯(lián)云:“四諫經(jīng)邦,昔日芳型垂史冊;萬安濟眾,今朝古道肅觀瞻?!?/p>

蔡襄的詩詞列表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綠渠春水走潺湲,畫閣嵩巒映碧鮮。

    酒令已行金盞側(cè),樂聲初急翠裙圓。

    清游勝事傳京下,多麗新詞到海邊。

    曾是樽前沈醉客,天涯回望重依然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曉行東城隅,光華著諸物。

    溪漲浪花生,山晴鳥聲出。

    稍稍見人煙,川原正蒼郁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殿中佳氣帶春容,天上云謠落晚風。

    獨向下陳沾醉斝,羨君清臥寄詩筒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瞳瞳初日注窗明,窗外雛鶯乳燕聲。

    東風氣味濃於酒,曉夢魔入似宿酲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之子適所遇,愛此山林居。

    禪心庭下樹,仙訣枕中書。

    溪明暑醉后,洞暗春游初。

    逢疴藥籙補,得意琴聲徐。

    人生隨樂住,世事與閒疏。

    勿用掛云網(wǎng),孤鴻翔太虛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樂天本才士,羽儀襯頡頏。

    脫身避禍機,遂得林泉尚。

    生愛香山游,死亦香山葬。

    悠悠醉吟魂,終古填幽壙。

    小堂松檜間,躋攀白云上。

    春日照伊流,素波明演漾。

    草枝豈有情,一步一囘望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君為滁上守,乘間務幽尋。

    群從留山阿,美望窮前林。

    良醼追佳賞,高亭曠遐臨。

    煙云無定姿,水石唯清音。

    靜見魚鳥適,遙聞雞犬深。

    時節(jié)屢豐有,民里無欺侵。

    豈獨延眾物,因茲托沖襟。

    大筆每絕唱,芳樽寧孤斟。

    別日念已長,來期詎能今。

    安得凌風翰,相從殫歲陰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幽人去未還,門戶和云閉。

    亭午樹陰圓,深冬泉響細。

    寒生群鳥鳴,清徹孤鶴淚。

    寂寞傍山歸,寫向滄溟際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勿學異世人,過常不可深。

    勿學慢世人,側(cè)身隨浮沈。

    白日當中天,難破是非心。

    不有拔俗器,安得太古音。

    大暑苦煩濁,清泉流高岑。

    烈士無戀嫪,至理須推尋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江云寒薄不成霜,九月登高菊未黃。

    飛鏑有聲弓已力,小槽分溜酒初嘗。

    秋容行見丹楓老,竄意難勝紫陌長。

    曾是禁園風物好,故鄉(xiāng)時節(jié)可能忘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園林窮勝事,鐘鼓樂清時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寧越門前路,歸鞍駐石梁。

    西風氣色好,晚日正相當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急雨初收宮殿明,紅薇花落暑風清。

    忽傳午正驚殘夢,寂寂西軒喜鵲聲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愛花盡日傍花臺,點檢當年手自栽。

    前事已隨朝暮變,舊華空見淺深開。

    山禽忽下還飛去,溪雨才收又復來。

    只有春醪能遣恨,無人欄畔共持杯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宿昔重交義,零落今誰存。

    舊情留紙札,永恨入丘墳。

    世味薄於水,生涯空似云。

    撫孤無力及,流淚復何言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何事蒼苔數(shù)點紅,曉來花片落春風。

    可憐春色兼花盡,今古此情無處窮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二草曾觀嶺外圖,開時嘗與暑風俱。

    使君已自憐清分。分得新條過海無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陰云薄薄地無塵,清曉城南集畫輪。

    睢苑即時裁雪霰,潁川連夜聚星辰。

    山眉帖漢晴光擬,鶯舌尋風碎語真。

    芳草有情迷謝客,落花無處問秦人。

    樽前莫厭歌醒耳,世上偏饒淚滿巾。

    嘉意未闌繁盛減,東皇底事惜殘春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一春游攬足詩歌,寄與南陽語思多。

    若憶錢塘曾到處,西湖仍是舊煙波。

  • 宋代:蔡襄

    老去年華只有驚,又逢佳節(jié)向山城。

    春臨半夜寒猶重,月到中天色更清。

    上客風流連宿醉,游人歌調(diào)得新聲。

    遙思鳳闕行時令,紅霰朱欄萬燭明。

蔡襄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