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啟的詩詞(566首)

高啟

高啟(1336-1373)漢族,江蘇蘇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(yù)為“吳中四杰”,當(dāng)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號槎軒,平江路(明改蘇州府)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啟曾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為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

主要成就

高啟青年時代即有詩名,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合稱“吳中四杰”。在文學(xué)方面,高啟可以說是一位天才,也是一位文壇“超級模仿秀”,而且學(xué)什么是什么。紀(jì)曉嵐在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中贊譽(yù)高啟“天才高逸,實據(jù)明一代詩人之上,其于詩,擬漢魏似漢魏,擬六朝似六朝,擬唐似唐,擬宋似宋,凡古人之所長無不兼之。振元末纖禾農(nóng)縟麗之習(xí)而返之于正,啟實有力”。不過,高啟的文學(xué)思想,主張取法于漢魏晉唐各代,這種模仿,絕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,更不是簡單的拷貝和刪減,而是師古之后成家,認(rèn)為要“兼師眾長,隨事模擬,待其時至心融,渾然自成,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(zhí)之弊”(《獨庵集序》)。

高啟在文學(xué)上的最大成就,則是在元末明初這段以演義、小說、戲曲為主流文化的不利環(huán)境下,獨樹一幟的挑起了發(fā)展詩歌的重?fù)?dān),并改變了元末以來縟麗不實的詩風(fēng),從而推動了詩歌的繼續(xù)向前發(fā)展。但他死于盛年,尚未能夠達(dá)到自成一家的目的。

高啟有詩才,其詩清新超拔,雄健豪邁,尤擅長于七言歌行。他的詩體制不一,風(fēng)格多樣,學(xué)習(xí)漢魏晉唐諸體,均有模擬痕跡。不過他才思俊逸,詩歌多有佳作,為明代最優(yōu)秀詩人之一。

高啟作官只有三年,長期居于鄉(xiāng)里,故其部分詩歌描寫了農(nóng)民勞動生活,如《牧牛詞》、《捕魚詞》、《養(yǎng)蠶詞》、《射鴨詞》、《伐木詞》、《打麥詞》、《采茶詞》、《田家行》、《看刈禾》等。這些詩沒有把田園生活理想化,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階級剝削和人民疾苦。如《湖州歌送陳太守》寫:“草茫茫,水汩汩。上田蕪,下田沒,中田有麥牛尾稀,種成未足輸官物。侯來桑下?lián)u玉珂,聽儂試唱湖州歌。湖州歌,悄終闋,幾家愁苦荒村月?!庇秩纭毒氎呃先宿r(nóng)隱》、《過奉口戰(zhàn)場》、《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》、《大水》等詩,還描寫了農(nóng)民在天災(zāi)兵燹下的苦難。這些作品,是高啟詩歌中的精華部分。

高啟詩中十之八九是個人述志感懷、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。這類詩歌,有時也對統(tǒng)治階級微露諷刺。如五古《寓感》其七云:“大道本夷直,末路生險□,杯酒出肺肝,須臾起相疑。田□排竇嬰,趙高誣李斯。傾擠不少假,權(quán)寵實災(zāi)基。”對統(tǒng)治階級的內(nèi)部矛盾進(jìn)行了揭露。又如他去官后的《太白三章》之三:“新豐主人莫相忽,人奴亦有封侯骨?!睂嶋H上是譏諷明朝新貴的。但高啟思想比較復(fù)雜,他也寫了不少感沐皇恩、遁世消極的詩,未能擺脫自身的階級局限性。

高啟詩在藝術(shù)上有一定特色。首先,他的某些詩崇尚寫實,描摹景物時細(xì)致入微。如“江黃連渚霧,野白滿田冰”;“鳥啄枯楊碎,蟲懸落葉輕”;“犬隨春□女,雞喚曉耕人”等句,均產(chǎn)生于生活實感,新穎逼真。其次,注重含蓄,韻味深長。如《鑿渠謠》:“鑿渠深,一十尋;鑿渠廣,八十丈。鑿渠未苦莫嗟吁,黃河曾開千丈余。君不見,賈尚書?!敝皇橇攘葦?shù)句,收煞處戛然而止,給人以深遠(yuǎn)的回味。再次,用典不多,力求通暢,有些只有數(shù)句的小詩,更具有民歌風(fēng)味。如《子夜四時歌》之二:“紅妝何草草,晚出南湖道。不忍便回舟,荷花似郎好?!泵靼兹缭挘H切動人。這些詩的創(chuàng)作,與他鄉(xiāng)居時多與下層人民接近有關(guān)。高啟的詩,對明代詩歌影響較廣,以致有人把他譽(yù)為“明代詩人之冠”。

高啟也寫詞,大多內(nèi)容平泛,情調(diào)低沉,遜于他的詩作。

他的散文,獨創(chuàng)性不多,但《書博雞者事》一文很有光采,它塑造了一個敢同豪紳斗爭的義勇少年形象,語言凝煉,情節(jié)動人,有唐人傳奇之風(fēng)。

鑒于高啟在詩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(xiàn),不僅后人尊稱他為“明初詩人之冠”,而且歷代詩評家也都對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;“大清第一才子”清人趙翼在《甌北詩話》中推崇他為“(明代)開國詩人第一”;一代偉人、詩人毛澤東干脆在自己的書法作品中稱高啟為“明朝最偉大的詩人”。

著有《高青丘集》,今存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,平裝兩冊,精裝一冊。

人物生平

高啟出身富家,童年時父母雙亡,生性警敏,讀書過目成誦,久而不忘,尤精歷史,嗜好詩歌,與張羽、徐賁、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詩文,號稱“北郭十友”;與宋濂、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;同時,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(yù)為“吳中四杰”,當(dāng)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杰”。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。

元朝末年,天下大亂,張士誠據(jù)吳稱王;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,禮賢下士,聞高啟才名,多次派人邀請,延為上賓,招為幕僚。座上都是巨儒碩卿,時高啟年僅16歲,他厭惡官場,23歲那年借故離開,攜家歸依岳父周仲達(dá),隱居于吳淞江畔的青丘,故自號青丘子,曾作有《青丘子歌》。

明洪武元年(1368),高啟應(yīng)召入朝,授翰林院編修,以其才學(xué),受朱元璋賞識,復(fù)命教授諸王,纂修《元史》。

高啟為人孤高耿介,思想以儒家為本,兼受釋、道影響。他厭倦朝政,不羨功名利祿;因此,洪武三年(1370)秋,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,他固辭不受,被賜金放還;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,對他產(chǎn)生忌恨。高啟返青丘后,以教書治田自給。

蘇州知府魏觀修復(fù)府治舊基,高啟為此撰寫了《上梁文》;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,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,魏被誅;高啟也受株連,被處以腰斬而亡。

高啟著作,詩歌數(shù)量較多,初編有5集,2000余首;后自編為《缶鳴集》,存937首。景泰元年(1450)徐庸搜集遺篇,編為《高太史大全集》18卷,今通行《四部叢刊》中,《高太史大全集》即據(jù)此影印。高啟的詞編為《扣舷集》,文編為《鳧藻集》,另刊于世;《鳳臺集序》保存在《珊瑚木難》中,是現(xiàn)存唯一評論高啟在金陵的詩歌論文。

高啟的詩詞列表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情與酒兼和,園亭駐晚珂。

    家同榆社近,人比竹林多。

    短景催長宴,醒吟雜醉歌。

    亂離歡易失,無厭數(shù)相過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國家文治今百年,多士孰賚皆知天。

    南宮坐試二三策,能使海內(nèi)無遺賢。

    院門晨開官燭爛,白袍鵠立人五千。

    上談禮樂祖姬孔,下議制度輕讎玄。

    臨軒曾看宰相賀,云間盡見當(dāng)臚傳。

    看花或騎太仆馬,錫宴每給司農(nóng)錢。

    登朝出牧知幾輩,冠佩劍紛相聯(lián)。

    邇來國運(yùn)屬中圯,爭慕死節(jié)羞生全。

    潯陽老守血灑地,甬東大將魂沉淵。

    乃知儒術(shù)王政本,至此正賴扶傾顛。

    諸生區(qū)區(qū)抱遺籍,草萊竄亡亦可憐。

    南方上公境獨治,鹿鳴更欲興賓筵。

    張君幾年客夜雨,古檠空案親韋編。

    逢時頗欲見行事,豈但持作求魚筌。

    入場叉手萬言畢,眾目一葉驚先穿。

    辭家又隨計吏發(fā),京城遠(yuǎn)瞻北斗連。

    秋風(fēng)吹衣別酒冷,枯楊淺水閶門邊。

    君行勿亟我有語,落日尚在車衡懸。

    竊聞天子正側(cè)席,此去為拜彤庭前。

    揮毫休奏醴泉頌,給札莫賦凌云篇。

    但當(dāng)開口論世事,號令次第宜何先。

    坐令王綱復(fù)大正,乾樞共仰天中璇。

    我今有志未能往,矯首萬里空茫然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斜陽流水幾里,啼鳥空林一家。

    客去詩題柿葉,僧來供煮藤花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輕盈易飄泊,思逐春云亂。

    已拂武昌門,還縈灞陵岸。

    沙頭雀啄墮,水面魚吹散。

    官樹曉茫茫,哀歌腸欲斷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人睡蕭蕭院落空,未秋愁已怯梧桐。

    夜長猶幸西軒雨,一半聽時在醉中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四更雞叫七星爛,獨起開門候天旦。

    月掛愁邊人影低,風(fēng)驚夢里鳥群散。

    孤舟嫠婦寒自泣,破屋老農(nóng)貧屢嘆。

    早飡欲發(fā)未遑安,客路飄零正多難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落日青山影在沙,鏡湖波凈過荷花。

    云間樹底參差屋,借問誰家是賀家?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欲尋林屋隱,還過洞庭游。

    遠(yuǎn)水初涵夜,長天盡作秋。

    湖如青草闊,月似白蓮浮。

    萬壑風(fēng)傳笛,三更斗掛舟。

    葉應(yīng)隨鳥散,山欲趁波流。

    浩蕩吾何適,鴟夷不可求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匹馬倦嘶風(fēng),蕭蕭逐轉(zhuǎn)蓬。

    地經(jīng)兵亂后,歲盡客愁中。

    晚渡隨潮急,寒山舊驛空。

    可憐今夜月,相照宿江東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當(dāng)路闕追攀,端居自掩關(guān)。

    聽鐘知近寺,看畫憶登山。

    嘵櫛風(fēng)林下,宵吟雨閣間。

    天應(yīng)憐我懶,獨與少年閑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客中皆念客中身,唯汝相逢意更親。

    不向燈前聽吳語,何由知是故鄉(xiāng)人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馬前風(fēng)葉助離聲,楚驛都荒不計程。

    一令尚淹三縣事,幾家曾見十年兵。

    夕陽遠(yuǎn)樹煙生戍,秋雨殘荷水繞城。

    父老不須重嘆息,君來應(yīng)有故鄉(xiāng)情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宮閉驪山靜管弦,翠華巡狩去經(jīng)年。

    掖庭無用恩難報,愿上蓬萊采藥船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一裘身著久經(jīng)年,祿米分炊幾戶煙。

    盡說大夫能養(yǎng)士,卻于尼叟惜封田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花落春衫試剪裁,石頭城下楚帆開。

    憑誰為報清江吏,麥雉鳴時縣令來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疏雨疏雨,綠滿昚蕪洲渚。

    江南相憶故人,遠(yuǎn)水遙山暮春。

    春暮春暮,風(fēng)急畫船難渡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上公承詔出蓬萊,立馬風(fēng)煙萬里開。

    賜履已分無棣遠(yuǎn),舞戈還見有苗來。

    牙前部曲多收績,幕下賓僚更倚才。

    后夜軍門知子到,郎星應(yīng)是近三臺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江頭橫吹悲,北客休南去。

    聞道武昌門,愁人無別樹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緌公昔年住寶坊,龍象蹴踏騰毫芒。

    袈裟曾侍玉座旁,萬眾闤聽講仁王。

    弟子如云來四方,朝鐘暮鼓鳴高堂。

    西歸蔥嶺今幾霜,缽傳曇?guī)煹缽洸?/p>

    叢林主教遇圣皇,紫衣朝闕隨班行。

    上人繼吐三葉芳,衲中長系摩尼蒼。

    人間萬念俱已忘,獨好游戲談文章。

    我來京師寄禪房,每邀看月開修廊。

    手橫蠅拂坐繩床,竹間風(fēng)吹煮茗香。

    侍僮觸屏睡欲僵,高殿宿鳥驚瑯珰。

    詩成金磬韻尚揚(yáng),清才未必慚支湯。

    有時夜剪園韭嘗,燈懸西齋雨浪浪。

    人生聚散不可常,翩然東游主道場。

    道場乃在云水鄉(xiāng),碧瀾堂前去路長。

    江湖寒縮蛟蜃藏,楓桕正赤橙柑黃。

    煙銷日出聞漁榔,洲渚宛轉(zhuǎn)山低昂。

    蕭然瓶錫隨經(jīng)囊,留宿肯戀林中桑。

    兵余莫嗟梵宇荒,勝景未逐樓臺亡。

    寺門無人閉夕陽,芋栗收作山中糧。

    好說千偈恢禪綱,麾斥佛祖誰敢當(dāng)。

    我方無用糜太倉,叨逐劍佩趨明光。

    醉歌欲覓玄真狂,懷恩未得尋歸航。

    明朝舉首空相望,云飛笠澤天茫茫。

  • 明代:高啟

    早奏文章直殿廬,茂陵還復(fù)訪遺書。

    寂寥猶抱《春秋傳》,誰問江都老仲舒。

高啟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