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家立庵太常歸皖山二首 其二
送家立庵太常歸皖山二首 其二朗讀昔登白玉堂,文彩何郁郁?胄子承風(fēng)規(guī),諸儒稟芳躅。
出持絕域節(jié),入奉齋宮箓。一身為千秋,此事亦已足。
浩然思故鄉(xiāng),懸車返初服。浮山七十峰,依稀作湯沐。
昔登白玉堂,文彩何郁郁?胄子承風(fēng)規(guī),諸儒稟芳躅。 出持絕域節(jié),入奉齋宮箓。一身為千秋,此事亦已足。 浩然思故鄉(xiāng),懸車返初服。浮山七十峰,依稀作湯沐。
(1624—1673)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,字周量,一字湟溱,號石臞。少時從學(xué)于陳邦彥。入清,順治九年會試第一,被排擠不得與殿試。十年后,試授中書。歷兵部郎中、桂林知府。廣交游,以詩文名世,與王士禛等交好。有《海日堂集》等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