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·波聲拍枕長淮曉
虞美人·波聲拍枕長淮曉朗讀波聲拍枕長淮曉,隙月窺人小。無情汴水自東流,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。
竹溪花浦曾同醉,酒味多于淚。誰教風(fēng)鑒在塵埃?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!
波聲拍枕長淮曉,隙月窺人小。無情汴水自東流,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。 竹溪花浦曾同醉,酒味多于淚。誰教風(fēng)鑒在塵埃?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!
蘇軾 (1037-1101),北宋文學(xué)家、書畫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漢族,四川人,葬于潁昌(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學(xué)識淵博,天資極高,詩文書畫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與歐陽修并稱歐蘇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獨具風(fēng)格,與黃庭堅并稱蘇黃;詞開豪放一派,對后世有巨大影響,與辛棄疾并稱蘇辛;書法擅長行書、楷書,能自創(chuàng)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并稱宋四家;畫學(xué)文同,論畫主張神似,提倡“士人畫”。著有《蘇東坡全集》和《東坡樂府》等。
譯文注釋
譯文
飲別后歸臥船中,只聽到淮水波聲,如拍枕畔,不知不覺又天亮了。從船篷縫隙中所見之殘月是那么小。汴水無情,隨著故人東去,而我卻滿載一船離愁別恨,獨向西州。
竹溪的花浦之間,你我曾經(jīng)一同大醉,當(dāng)日歡聚暢飲時的情誼勝過別后的傷悲。誰讓我偏偏在蕓蕓眾生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你,并與你成為朋友,這才釀成了今日分別這樣一場煩惱。
注釋
虞美人:此調(diào)原為唐教坊曲,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,因以為名。又名《一江春水》、《玉壺水》、《巫山十二峰》等。雙調(diào)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為兩仄韻轉(zhuǎn)兩平韻。古代詞開始大體以所詠事物為題,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(diào),后即開始名為調(diào)名即詞牌?!队菝廊恕芳词侨绱?。
長淮:指淮河。
隙月:(船篷)隙縫中透進的月光。
汴水:古河名。唐宋時將出自黃河至淮河的通濟渠東段全流統(tǒng)稱汴水或汴河。
西州:古建業(yè)城門名。晉宋間建業(yè)(今江蘇南京)為揚州刺州治所,以治事在臺城西,故稱西州。
風(fēng)鑒:風(fēng)度識見,也指對人的觀察、看相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七年(1084年)冬。當(dāng)時蘇軾與秦觀會面,而后在秦淮河上臨別對飲。此詞便是詞人與秦觀飲別后的有感之作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