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二疏
詠二疏朗讀大象轉(zhuǎn)四時(shí),功成者自去。
借問衰周來,幾人得其趣?
游目漢廷中,二疏復(fù)此舉。
高嘯返舊居,長揖儲(chǔ)君傅。
餞送傾皇朝,華軒盈道路。
離別情所悲,余榮何足顧!
事勝感行人,賢哉豈常譽(yù)!
厭厭閻里歡,所營非近務(wù)。
促席延故老,揮觴道平素。
間金終寄心,清言曉未悟。
放意樂余年,遑恤身后慮!
誰云其人亡,久而道彌著。
大象轉(zhuǎn)四時(shí),功成者自去。 借問衰周來,幾人得其趣? 游目漢廷中,二疏復(fù)此舉。 高嘯返舊居,長揖儲(chǔ)君傅。 餞送傾皇朝,華軒盈道路。 離別情所悲,余榮何足顧! 事勝感行人,賢哉豈常譽(yù)! 厭厭閻里歡,所營非近務(wù)。 促席延故老,揮觴道平素。 間金終寄心,清言曉未悟。 放意樂余年,遑恤身后慮! 誰云其人亡,久而道彌著。
陶淵明 (約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說名潛,字淵明)號(hào)五柳先生,私謚“靖節(jié)”,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、文學(xué)家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漢族,東晉潯陽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過幾年小官,后辭官回家,從此隱居,田園生活是 陶淵明 詩的主要題材,相關(guān)作品有《飲酒》、《歸園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記》、《五柳先生傳》、《歸去來兮辭》等。
譯文注釋
譯文
天地四時(shí)自運(yùn)轉(zhuǎn),完成功業(yè)當(dāng)歸還。
請(qǐng)問東周未世后,幾人能把其意傳?
放眼漢代朝廷內(nèi),二疏舉止可稱贊。
歡快高歌返故鄉(xiāng),告別太子長辭官。
皇朝官吏皆出送,華貴輕車填路問。
悲嘆之情為送別,榮華富貴豈足戀!
德操高尚感行人,賢哉之譽(yù)豈一般!
鄉(xiāng)里安逸相聚歡,經(jīng)營之事不簡單。
邀來故老促席坐,飲酒共將往事談。
兒女關(guān)心遺產(chǎn)事,疏廣曉諭出清言。
縱情享樂度余年,死后之事不掛牽。
誰說二疏已亡去?日久其德更粲然。
注釋
二疏:指疏廣與疏受,漢宣帝時(shí)蘭陵(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)人。疏廣任太子太傅,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,任職五年;疏廣認(rèn)為名已成立,不離去恐有后患,便與疏受一道辭職還鄉(xiāng)。當(dāng)離去時(shí),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車百輛,觀者皆嘆日:“賢哉二大夫?!被实酆吞铀徒o二疏很多財(cái)物,他們還鄉(xiāng)后便以賜金日與親友賓客宴飲共樂,而不留金為子孫置辦房屋田產(chǎn)。事見《漢書·疏廣傳》。
大象:指天,大自然?!独献印罚骸按笙鬅o形?!庇郑骸皥?zhí)大象?!蓖蹂鲎ⅲ骸按笙?,天象之母也?!鞭D(zhuǎn):運(yùn)行。
借問:請(qǐng)問。衰周來:自東周末期以來。
趣:旨趣,意旨,道理。
游目:隨意觀覽,這里是放眼、回顧的意思。
復(fù):再,恢復(fù)。此舉:這種行為,指“功成者自去”。
高嘯:猶高歌,形容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。
長揖(yī):舊時(shí)拱手高舉,自上而下的相見或道別的禮節(jié)?!稘h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:“酈生不拜,長揖?!痹娭惺侵皋o謝。儲(chǔ)君傅:指太子大傅與太子少傅的職位。儲(chǔ)君:太子。
餞(jiàn)行:以酒食送行。傾:盡。
華軒:華貴的輕車,指富貴者乘坐的車子。盈:滿?!稘h書·疏廣傳》:“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(shè)祖道(指餞行),供張東都門外,送者車數(shù)百兩,辭決而去?!?/p>
余榮:剩下的榮華。即指二疏所辭去的官職俸祿。
勝:盛大,佳妙。賢哉豈常譽(yù):《漢書·疏廣傳》:“道路觀者皆曰:‘賢哉二大夫!’或嘆息為之下位?!?/p>
常:普通,一般。
厭(yān)厭:安逸、安詳?shù)臉幼印!对娊?jīng)·小雅·湛露》:“厭厭夜飲?!泵珎鳎骸皡拝?,安也?!遍惱铮亨l(xiāng)里。
近務(wù):眼前之事,指日常平凡的事情。
促席:接席,座位靠近。表示親近。延:邀請(qǐng)。
揮觴(shāng):舉杯,指飲酒。道:敘說。平素:指往日的事情。
問金終寄心:指疏廣的子孫托人間疏廣,給他們留下多少錢財(cái)以置辦房舍田產(chǎn)。寄心:藏在心中的想法,關(guān)心。
清言:指疏廣所說“賢而多財(cái),則損其志;愚而多財(cái),則益其過”等語。曉未悟:曉諭不明白的人。
放意:縱情。余年:剩下的歲月,指晚年。
遑(huáng)恤(xù)身后慮:哪有閑暇考慮死后的事。遑:閑暇。恤:憂慮?!对娊?jīng)·邶風(fēng)·谷風(fēng)》:“遑恤我后?!薄豆{》:“追,暇也。恤,憂也?!?/p>
其人:指二疏。道:做人之道,指清操。
彌:更加。著:顯著,昭著,指廣為人知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詩具體創(chuàng)作時(shí)間大致有兩說:一說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(421年)之后不久,約在永初三年(422年),陶淵明五十八歲;一說約在東晉安帝義熙十年(414年),與《雜詩十二首》寫作時(shí)間相近,陶淵明五十歲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(jì)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(shí)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