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識泰山】單字解釋
不:基本詞義 ◎ 不 bù 〈副〉 (1)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義:萼足?!对姟ば⊙拧こiΑ罚骸俺iχ?,鄂不韡( wěi )韡?!编嵐{:“承華者曰鄂?!雹诟痹~。不?!盾髯印罚骸板浂簧幔鹗社U?!?(2)用在動詞、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,表示否定 [not,no] 醫(yī)之好治不病以為功。——《韓非子·喻老》 老婦不聞也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 被驅(qū)不異犬與雞?!啤ざ鸥Α侗囆小?后遂不復(fù)至?!鳌の红洞箬F椎傳》 (3) 又如:不會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樸。意指社會風(fēng)氣衰落、敗壞);不勾(不消;不夠;不到);不才(沒有才能。自稱的謙詞;不成才);不才之事(不好的事情)(4)兩者中既非這個也非那個 [neither…nor]。如:不男不女;不明不白;不知不覺 (5)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(xiàn)后面的行為和狀態(tài) [without...
山:基本詞義 ◎ 山 shā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狀?!吧健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地面上由土石構(gòu)成的隆起部分) (2) 同本義 [mountain] 山,土有石而高?!墩f文》 山,土之聚也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 山人取之?!蹲髠鳌ふ压哪辍?夏后代山?!抖Y記·明堂位》 太行、 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天?!?生于山阜,處于室堂?!盾髯印べx》 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?!稌ぢ瞄帷?山重水復(fù)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?!懹巍队紊轿鞔濉?(3) 又如:山靄(山上的云氣);山靈(山神);山阿(山中凹曲的地方);山巖(山峰;山崖);山隈(山角);山啜(山岔);山落(山岔;山角落);山孤釘(小山包);山頭(綠林好漢占據(jù)的山寨;墳地;山墻);山長(科舉時代...
泰:基本詞義 ◎ 泰 tài 〈形〉 (1) (形聲) (2) 同本義 [slippery] 泰,亦作汰。疑泰、太、汰三形實(shí)同字。——朱駿聲《說文通訓(xùn)定聲》 (3) 安定平和 [peaceful] 泰,安也?!蹲謪R》 宇泰定者,發(fā)乎天光?!肚f子·庚桑楚》 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?!墩撜Z·堯曰》 以祈國泰民安?!獏亲阅痢秹袅轰洝?家貧躬耕,粟熟則食粟,…處之泰然也。——《元史·許衡傳》 否泰如天地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(4) 如:泰日(天下太平的時代);泰治(太平安定);泰定(安定);泰和(太平);泰平(政教清平,國泰民安。即太平);泰通(國泰政通) (5) 奢侈 [luxurious] 泰,侈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約而為泰,難乎有恒矣?!墩撜Z·述而》 (6) 又如:泰侈(驕縱奢侈);泰靡(奢靡) (7) 驕縱;傲慢 [arrogant] 驕泰奢侈?!秶Z·晉語》 以泰于國。 是故君子有大道,...
識:基本詞義 ◎ 識 識 shí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言。戠( zhí )聲。善于言談,表示有知識,故從言。本義:知道;懂得) (2) 同本義 [know;realize;be aware] 識,知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君子是識?!对姟ご笱拧ふ皡n》。箋:“知也?!?壹宥曰不識。——《周禮·司刺》 草榮識節(jié)和,木衰知風(fēng)厲?!諠摗短一ㄔ丛姟?知可以戰(zhàn)與不可以戰(zhàn)者勝,識眾寡之用者勝?!秾O子·謀攻》 不識有諸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茍有險,余必下推車,子豈識之?——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 使汝不識詩書,或未必艱貞若是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(3) 又如:識味(知味);識空便(知趣;識相);識道(知圣道);識義(知義理) (4) 認(rèn)識 [know;recognize]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 仲永生五年,未嘗識書具?!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 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