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厭其煩】單字解釋
不:基本詞義 ◎ 不 bù 〈副〉 (1)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義:萼足。《詩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 wěi )韡?!编嵐{:“承華者曰鄂?!雹诟痹~。不?!盾髯印罚骸板浂簧幔鹗社U?!?(2)用在動詞、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,表示否定 [not,no] 醫(yī)之好治不病以為功?!俄n非子·喻老》 老婦不聞也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被驅(qū)不異犬與雞?!啤ざ鸥Α侗囆小?后遂不復至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(3) 又如:不會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樸。意指社會風氣衰落、敗壞);不勾(不消;不夠;不到);不才(沒有才能。自稱的謙詞;不成才);不才之事(不好的事情)(4)兩者中既非這個也非那個 [neither…nor]。如:不男不女;不明不白;不知不覺 (5)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(xiàn)后面的行為和狀態(tài) [without...
其:基本詞義 ◎ 其 jī 〈名〉 (1) 通“諅”。周年 [anniversary] 喪:父母三年,妻、后子三年,父、叔父、弟兄、庶子其,戚、族人五月。——《墨子》 左右伯受沐涂樹之枝闊,其年,民被白布。——《管子·輕重戊》 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——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 (2) 另見 qí 基本詞義 ◎ 其 qí 〈名〉 通“期”。期限 [predetermined time;scheduled time] 既辱且危,死其將至。——《易·系辭下》 詞性變化 ◎ 其 qí 〈代〉 (1) (形聲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聲符“丌”( jī ),變成“其”。( jī )本義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?!捌洹奔俳铻榇~:他、他們、那等) (2) 彼、他 [he] 郯子之徒,其賢不及 孔子。——《師說》 (3) 又如:獨善其身 (4) 她 [she]。如:薩奇打他的妻子,將其打倒在地 (5) 它 [it] 或者不如說希望:希望其有,又希望其無?!?..
厭:基本詞義 ◎ 厭 厭 yā 〈動〉 (1) 一物壓在另一物上 [press] 厭,笮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此義今人字作壓,乃古今字之殊?!?地震隴西,厭四百余家。——《漢書·五行志下之上》 如墻厭之?!盾髯印檱?厭目而視者,視一以為兩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 (2) 又如:厭覆(車翻人壓) (3) 泛指壓制;抑制 [restrain] 東厭諸侯之權,西遠羌胡之難?!稘h書·翼奉傳》?!獛煿旁唬骸皡挘忠?。” 故賢人立朝,折沖厭難,勝于亡形。——《漢書·辛慶忌傳》。師古曰:“厭,抑也?!?(4) 又如:厭抑(壓制) (5) 以迷信的方法,鎮(zhèn)服或驅(qū)避可能出現(xiàn)的災禍,或致災禍于人 [pray for suppressing or driving away] 秦始皇帝常曰:“東南有天子氣”,于是因東游以厭之?!妒酚洝じ咦婕o》 (6) 又如:厭法(厭勝法。是一種用咒符來制服對手的巫術) (7) 堵塞 [block...
煩:基本詞義 ◎ 煩 煩 fán 〈形〉 (1) (會意。從頁( xié ),從火。從“頁”表示與頭部有關;從“火”,表示發(fā)燒。本義:頭痛發(fā)燒) (2) 煩躁,煩悶 [be annoyed;be vexed] 煩,熱頭痛也?!墩f文》 煩則喘喝。——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。注:“謂煩躁?!?煩氣為蟲?!痘茨献印ぞ瘛?。按,旱熱也。 阿兄得聞之,悵然心中煩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新鬼煩冤舊鬼哭。(煩,愁苦。)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至于煩乃止也已,無以生疾?!蹲髠鳌ふ压辍?(3) 又如:心煩(心里煩躁);煩積(煩悶積郁);煩困(煩躁疲勞);煩怨(煩惱怨恨) (4) 通“繁”。煩瑣;繁多 [be superfluous and confusing;overelaborate;numerous] 小人不避其禁,故刑煩?!渡叹龝に愕亍?法省則不煩?!痘茨献印ぶ餍g》。注:“多也?!?世濁則禮煩?!秴问洗呵?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