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亭臺樓閣】單字解釋
亭:基本詞義 ◎ 亭 tíng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戰(zhàn)國文字字形,其中“T”象矗立的亭柱。小篆以為從高省,丁聲。本義:古代設(shè)在路旁的公房,供旅客停宿) (2) 同本義。后指驛亭 [inn] 亭,人所安定也。亭有樓?!墩f文》 漢家因 秦十里一亭。亭,留也。——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經(jīng)》 亭,停也,亦人所停集也。——《釋名·釋宮釋》 為泗上亭長?!稘h書·高祖紀(jì)》 安陽城南有一亭,夜不可宿,宿輒殺人?!?晉· 干寶《搜神記》 何處是歸程?長亭更短亭。——李白《菩薩蠻》 (3) 如:亭郵(驛站);亭民(驛亭附近的居民);亭寺(驛亭。寺,辦公的官署);亭舍(驛亭的客舍);亭傳(客棧);亭置(郵亭驛站);亭驛 (4) 亭子。有頂無墻,供休息用的建筑物,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[pavilion] 西蜀子云亭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常記溪亭日暮?!巍?李清照《如夢令...
臺:基本詞義 ◎ 臺 Tāi 〈名〉 (1) 地名?!芭_州”的簡稱 [Taizhou prefecture]。唐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,改海州為臺州,以境內(nèi)天臺山得名,治所在今浙江省臨??h。元改為路,明改為府 南發(fā)交廣東溫臺?!?王安石《和王微之登高齋二首》 (2) 另見 tái 基本詞義 ◎ 臺 tái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小篆字形。從口,(以)聲。從口,與表示喜悅有一定的聯(lián)系。本義:喜悅。讀( yí )) (2) 三臺。星名。古代用三臺來比喻三公 [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;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]。如:臺鼎(古代稱三公或宰相,意為職位顯要);臺宿(三臺星);臺光(三臺星光);臺階(三臺星亦名泰階,故稱臺階);臺斗(比喻宰輔重臣);臺司(指三公等宰輔大臣);臺臣(指宰輔重臣) (3) 魚名。背上有黑的花紋。后作“鮐” [chub mackerel] 黃臺背,以引以翼?!对姟ご笱拧ば腥敗?(4) 另見...
樓:基本詞義 ◎ 樓 樓 lóu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木,婁聲。本義:樓房,兩層以上的房屋) (2) 同本義 [storied building] 樓,重屋也?!墩f文》 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云齊?!豆旁娛攀住?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?!拍痢栋⒎繉m賦》 (3) 又如:教室樓;辦公樓;科技樓;樓額(樓上的匾額);樓觀(高樓的泛稱;道觀的觀名);樓外樓(樓外有樓。樓房相連屬);樓角(高樓的檐角);樓舍(樓房) (4) 樓房的一層 [story;floor] 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?!踔疁o《登鸛雀樓》 (5) 又如:一樓;二樓 (6) 房間上部空間附設(shè)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層結(jié)構(gòu) [attic]。如:暗樓;閣樓 (7) 建筑在高處的建筑物 [superstructure]。如:樓子(樓閣);樓榭(高臺之上的房屋,泛指樓房);樓堞(城樓上的矮墻)。又指有上層的車船,其上層也叫樓。如:樓車(古代戰(zhàn)車。上設(shè)望樓);樓舟工(樓...
閣:基本詞義 ◎ 閣 閣 gé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門,各聲。本義:古代放在門上用來防止門自合的長木樁) (2) 門限 [threshold] 閣,所止扉也。門開則旁有兩長橜桿輅之,止其自闔也?!墩f文》 高其闬閣?!蹲髠鳌?。 所以止扉謂之閣?!稜栄拧贰:萝残惺瑁骸按碎w以長木為之,各施于門扇兩旁,以止其走扇?!?(3) 一種架空的小樓房,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物的一種。其特點(diǎn)是通常四周設(shè)隔扇或欄桿回廊,供遠(yuǎn)眺、游憩、藏書和供佛之用 [pavilion (usu.two-storeyed)] 接屋連閣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術(shù)訓(xùn)》 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細(xì)瞻景狀,與村東大佛閣逼似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(4) 又如:閣中(樓閣之中);亭臺樓閣;閣仔(小木板屋);閣束(束之高閣);閣室(閣道中的小室);閣館(樓閣館舍);閣殿(樓閣官殿) (5) 藏書的地方 [liberary] 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