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聰明能干】單字解釋
干:基本詞義 ◎ 干 gā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叉子一類的獵具、武器,本是用于進攻的,后來用于防御。本義:盾牌) (2) 同本義 [shield] 盾,自關(guān)而東或謂之干。——《方言》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?!抖Y記·祭統(tǒng)》。注:“朱干,赤盾?!?司干?!吨芏Y·春官·序官》 禮義以為干櫓?!抖Y記·儒行》。注:“干櫓,小楯大楯也?!?能執(zhí)干戈以衛(wèi)社稷?!抖Y記·檀弓下》 乃修教三年,執(zhí)干戚舞,有苗乃服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 (3) 又如∶干羽(盾牌和雉羽,供樂舞之用);干革(干即盾;革即甲胄類。泛指兵器);干櫓(小盾大盾);干戎(兵戎。通稱兵器、軍隊) (4) 岸;水畔 [bank] 鴻漸于干?!兑住u卦》。釋文引鄭注:“干,水傍,故停水處。” 秩秩斯干?!对姟ば⊙拧に垢伞贰V熳ⅲ骸案?,水涯也?!?昔者吳干戰(zhàn)?!?..
明:基本詞義 ◎ 明 朙 míng 〈形〉 (1) (會意。甲骨文以“日、月”發(fā)光表示明亮。小篆從月囧( jiǒng ),從月,取月之光;從囧,取窗牖之明亮。本義:明亮,清晰明亮) (2) 同本義。與“昏暗”相對 [brilliant;light;bright] 朙,照也?!墩f文》 照臨四方曰明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 東方明矣?!对姟R風·雞鳴》 明,精白也?!秶Z·周語》 視曰明?!稌ず榉丁?明則著?!抖Y記·中庸》 明星謂之啟明。——《爾雅》 東有啟明?!对姟ば⊙拧ご髺|》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?!盾髯印ぬ煺摗?不知明鏡里,何處得秋霜?!啤?李白《秋浦歌》 “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”,此非曹孟德之詩乎?—— 蘇軾《赤壁賦》 禁卒居中央,牖其以通明,屋極有窗以達氣?!桨丢z中雜記》 明月斜掛?!濉?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 江...
聰:基本詞義 ◎ 聰 聰 cōng 〈形〉 (1) (形聲。從耳,總聲。本義:聽力好) (2) 同本義 [(of hearing) acute] 聰,察也?!墩f文》 聽曰聰。——《書·洪范》 聞審謂之聰?!豆茏印ぶ婧稀?耳徹為聰?!肚f子·外物》 尚寐無聰?!对姟ね躏L·兔爰》 (3) 又如:聰耳(聽覺靈敏的耳朵) (4) 明察。指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其是真假 [astute] 耳不能兩聽而聰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(5) 又如:聰察(擅長審辨);聰察軒昂(明察真?zhèn)?,儀態(tài)不凡);聰聽(明于聽??;明于辨察) (6) 聰明,有才智 [clever] 聽曰聰,聰者,能聞事而審其意也。——《春秋繁露·五行五事》 瞻今已八歲,聰慧可愛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 聰者不得用其詐?!俄n非子·有度》 不聰敬止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敬之》 (7) 又如:聰哲(聰明多智);聰...
能:基本詞義 ◎ 能 néng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金文作字形象熊形。本義:熊) (2) 傳說中的一種像熊的獸 [bear-like beast] 能,熊屬。足似鹿?!墩f文》 夢黃能入于寢門?!蹲髠鳌ふ压吣辍贰YZ注:“獸也?!?近者三奸悉破碎,羽窟無底幽黃能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 (3) 才能,能力 [ability] 各奏爾能?!对姟ば⊙拧べe之初筵》 無異能者?!啤?柳宗元《三戒》 募有能捕之者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有千里之能?!啤?韓愈《雜說》 表惡其能?!顿Y治通鑒》 (4) 又如:能處(本事;能耐);無能(沒有能力);低能(能力低下);逞能(顯示自己能干);各盡所能;能解(猶能耐,才能) (5) 有才能的人 [a talented person] 將能而君不能御?!秾O子·謀攻》 賢能為之用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(6) 又 智能之士。 賊能且眾?!鳌?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