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案方丈】單字解釋
丈:基本詞義 ◎ 丈 zhàng 〈量〉 (1) (會意。小篆字形。從又(手)持“十”。十,十尺。本義:長度單位,十尺) 同本義 [unit of length(=3.3 meters)] 丈,十尺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度五尺為墨,倍墨謂之丈?!缎栄拧?遂成丈匹?!逗鬂h書·列女傳》 白發(fā)三千丈?!啤?李白《秋浦歌》 百丈冰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半匹紅綢一丈綾,系向牛頭充炭直?!啤?白居易《賣炭翁》 長丈許?!鳌?魏禧《大鐵錐傳》 (2) 又如:丈尺(以丈、尺為單位來計量);丈六(一丈六尺);丈二(一丈二尺);丈數(shù)(一丈多;丈把) 詞性變化 ◎ 丈 zhàng 〈名〉 (1) 古時對長輩男子的尊稱 [elder person] 丈者,長也?!洞蟠鞫Y記》 (2) 又如:丈人行(父輩;長輩);丈母(丈母娘,丈媽,岳母);丈丈(對尊長的敬稱);老丈;岳丈 (3) 丈夫 [husband]。常用于稱姑、姨、...
方:基本詞義 ◎ 方 fāng 〈動〉 (1) (象形。下從舟省,而上有竝頭之象。故知并船為本義。本義:并行的兩船;泛指并列;并行) (2) 同本義 [parallel boats;parallel] 方,併船也。象兩舟總頭形?!墩f文》 大夫方舟。——《爾雅》。李注:“竝兩船曰方舟。” 方舟而濟(jì)于河。——《莊子·山木》 不足方?!秲x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。注:“猶併也?!?方舟設(shè)泭?!秶Z·齊語》 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?!对姟ぶ苣稀h廣》 操軍方連戰(zhàn)艦,首尾相接?!顿Y治通鑒》 蜀漢之粟,方船而下。——《史記·酈食其列傳》 (3) 又如:方軌(兩車并排行駛);方軒(并排的窗戶) (4) 等同;相當(dāng) [match;be equal to] 梓人為侯,廣與崇方?!吨芏Y·考工記》。鄭玄注:“方,猶等也?!?今者,齊、 韓相方,而國圍攻焉,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?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》...
案:基本詞義 ◎ 案 àn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木,安聲。本義: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腳托盤) (2) 同本義 [footed vessel] 趙王張敖自持案進(jìn)食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?妻為具食,不敢于鴻前仰視,舉案齊眉?!逗鬂h書·梁鴻傳》 對案不能食,拔劍擊柱長嘆息?!铣巍?鮑照《擬行路難》 (3) 又如:捧案;案杯(案酒) (4) 無靠背的坐具 [stool] 師田,則張幕設(shè)案。(師田:出師或田獵。)——《周禮·天官》 (5) 長方形的桌子 [long usu,wooden table] 案,幾屬?!墩f文》 權(quán)拔刀斫前奏案?!度龂尽ぶ荑鳌?廡下一人伏案臥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成妻納錢案上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(6) 又如:書案;伏案;條案,拍案(拍桌子) (7) 案件 [legal case] 這么說來,卻怎么了結(jié)此案?——《紅樓夢》 (8) 又如:辦案;破案;定案;結(jié)案;案由(案件的內(nèi)容...
食:基本詞義 ◎ 食 shí 〈名〉 (1) (會意。從饣皀,饣聲。本義:飯,飯食) (2) 同本義 [cooked cereals,especially rice;food] 食,饣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六谷之飯曰食。 掌王之食飲?!吨芏Y·膳夫》。注:“飯也。” 治其糧與其食?!吨芏Y·廩人》。注:“止居曰食?!?共王及后之六食?!吨芏Y·饌?cè)恕?。注:“六谷之飯?!?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?!蹲髠鳌る[公元年》 甘其食,美其服?!独献印?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,無使乏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》 食非多品,器皿非滿案,不敢會賓友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(3) 又如:食次(酒菜和點心之類;食品);食店(飯店);食壘(一種有幾層屜的食盒);食嗓(食道);食忌(飲食的禁忌);食官(古代掌管飲食的官);食膳(膳食,肴饌);食為民天(飲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) (4) 糧食 [grains]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