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取滅亡】單字解釋
亡:基本詞義 ◎ 亡 亾 wáng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小篆字從入,從乚。“入”是人字。乚( yǐn )隱蔽。合起來表示人到隱蔽處。本義:逃離,出走) (2) 同本義 [flee;run away] 亡,逃也?!墩f文》 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?!秶Z·晉語四》 子牟有罪而亡?!秶Z·楚語上》 懷其璧,從徑道亡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今亡亦死,舉大計亦死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或以為亡。 數(shù)言欲亡。 亡而入胡?!痘茨献印と碎g訓(xùn)》 奴驚,各亡去。——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 是時桓楚亡在澤中?!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 (3) 又如:亡歸(逃回);逃亡(逃走在外);亡虜(逃亡的犯人);亡民(逃亡在外的百姓);亡子(亡人。逃亡的人);亡奔(逃奔);亡臣(逃亡之臣);亡逸(逃亡);亡匿(逃跑并躲藏起來) (4) 死 [die] 存亡不可知?!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 劉表新亡,...
取:基本詞義 ◎ 取 qǔ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從又,從耳。甲骨文字形。左邊是耳朵,右邊是手(又),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。古代作戰(zhàn),以割取敵人尸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(shù)獻功。本義:[捕獲到野獸或戰(zhàn)俘時]割下左耳) (2) 同本義 [cut off left-ear] 取,捕取也?!墩f文》 大獸公之,小禽私之,獲者取左耳?!吨芏Y》 且今之勍者,皆吾敵也,雖及胡者,獲則取之,何有于二毛?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 取吳元濟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(3) 斬獲敵人的首級為取 [behead] 恨君不取契丹首,金甲牙旗歸故鄉(xiāng)?!?宋· 蘇軾《陽關(guān)詞》 (4) 拿 [take;fetch;get] 取數(shù)斗歸?!龂骸?邯鄲淳《笑林》 對面取人物。 取一葫蘆?!巍?歐陽修《歸田錄》 取器械?!鳌?崔銑《洹詞·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 (5) 又如:從架上取書;從巢里取蛋;取受(拿取和收受...
滅:基本詞義 ◎ 滅 滅 miè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水,威( xuè )聲。簡化字“滅”為會意,從“一”從“火”,“一”表示覆壓火上。本義:消滅;滅亡) (2) 同本義 [extinguish;obliterate;be destroyed;perish] 滅,盡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滅,絕也。——《爾雅·釋詁》 國之滅亡無日矣?!抖Y記·樂記》 家有既亡,國有既滅?!豆攘簜鳌は骞辍?以小畜大滅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情勢》 誰得而族滅也?——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六國破滅,非兵不利,戰(zhàn)不善,敝在賂秦?!?蘇洵《六國論》 秦皇滅典,亦造仙詩——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 滅韓亡 魏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(3) 又如:滅于絳;一朝而滅;滅親(斷絕親族間的關(guān)系);滅戶(全家皆死,宗嗣斷絕);消滅(使消滅;除掉;滅亡);毀滅(摧毀消滅);滅夷(消滅);滅劫(毀滅的災(zāi)難) (4) 消失,隱沒 [disappear] 何(荷)校...
自:基本詞義 ◎ 自 zì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漢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鼻子) (2) 同本義 [nose] 自,鼻也?!墩f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 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,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?!?(3) 始;開頭 [beginning] 故法者,王之本也;刑者,愛之自也。——《韓非子》 (4) 起源 [origin] 知風(fēng)之自,知微之顯,可以入德也?!抖Y記》 (5) 又如:自頃(近來) 詞性變化 ◎ 自 zì 〈代〉 (1) 自己,自我;本身 [self;oneself;one’s own] 不自為政,卒勞百姓。——《詩·小雅 ·節(jié)南山》 自引而起,絕袖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 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毀,而后人毀之;國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?!睹献印?自比于人。(“人”指信陵君。)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 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。(“度”,估計;“得”,指圓滿得到;“之”,代援趙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