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
王獻之


王獻之的寫法


王獻之介紹

王獻之(漢語拼音:Wɑnɡ Xiɑnzhi,344~386),東晉書法家?,樞埃ń駥偕綎|臨沂)人。字子敬,小字官奴,王羲之第七子。生于山陰。簡文帝婿。官至中書令。他先娶郗曇女為妻,后又成為新安公主駙馬。幼年隨父學(xué)書法,后學(xué)張芝草書,最后在王羲之、張芝的基礎(chǔ)上別創(chuàng)新法,形成筆跡流澤、婉轉(zhuǎn)妍媚的風(fēng)格。世因與羲之并稱“二王”、“羲獻”。傳世主要墨跡有《鴨頭丸帖》、《送梨帖》、《地黃湯帖》、正書《洛神賦》、十三行及連綿草帖札多種。嘗從山陰道上行,對人說:“山川自相映發(fā),使人應(yīng)接不暇,若秋冬之際,尤難為懷。”成為歷來贊美稽山鏡水的名句。卒,謚憲。《晉書》有傳。

少有盛名,而高邁不羈,風(fēng)流為一時之冠。始為州主簿,秘書郎、丞,謝安請為長史,后授建威將軍、吳興太守,征拜中書令。族弟珉曾代為中書令,二人素齊名,故世稱獻之為“大令”,珉為“小令”。幼承家學(xué),七八歲時學(xué)書,羲之從后抽其筆不動,嘆曰:“此兒后當復(fù)有大名。”工草隸,變羲之行書為行草并用,世稱“破體”。又變草書字字獨立為上下相連之一筆書,氣勢奔放,其后唐人張旭、懷素發(fā)展成為狂草。晉、宋間人羊欣評其書“骨勢不及父,而媚趣過之”。

唐張懷瓘說王獻之的書法:行草之外,更開一門,非草非行,流便于草。他擅長各種書體,尤精行草書,與其父并稱二王。今傳為王獻之的書法墨跡,有《鴨頭丸帖》(上海博物館藏),行草書,2行15字,通篇氣勢充沛,上下筆筆相聯(lián),即使其中不連筆的字,而筆勢仍相銜接,可以看到前后呼應(yīng)的筆意和筆法上的豐富變化。此帖有宋徽宗“宣和”、“政和”印,是流傳有緒的王獻之作品。《廿九日帖》(遼寧省博物館藏),行楷書,用筆秀媚飄灑,風(fēng)流俊美,是王獻之草書的代表作。傳為王獻之墨跡的《中秋帖》,曾被清乾隆譽為“三希”之一,但書法史家則認為是米芾從此帖節(jié)臨的。

王獻之行草書,還見于歷代摹刻之法帖中,北宋《淳化閣帖》卷九、卷十,集中收集王獻之的作品。王獻之小楷以《洛神賦》為代表,流傳刻本為《洛神賦》中一段,自“嬉”字至“飛”字止,共13行,因此又稱《十三行》。其書法秀勁疏朗,布局有序,行距、字距都較空,寬綽間顧盼有姿。

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,數(shù)量遠遠沒有王羲之那么豐富。因太宗貶獻之而不購求其書作,內(nèi)府的王獻之書跡“僅有存焉”。流傳的草書墨寶有《鴨頭丸帖》、《中秋帖》等,皆為唐摹本?!而嗩^丸帖》,行草絹本,縱26.1厘米,橫26.9厘米,二行十五字,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,現(xiàn)藏于上海博物館。清代吳其貞在《書畫記》里對此帖推崇備至,認為:“(此帖)書法雅正,雄秀驚人,得天然妙趣,為無上神品也?!彼摹吨星锾沸胁?,共二十二字,神采如新,片羽吉光,世所罕見。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《三希帖》,視為“國寶”。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,筆畫勁利靈動,風(fēng)神散逸,筆鋒入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,方筆、圓筆、側(cè)鋒、藏鋒都有。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(jié)合:橫豎較直,有剛勁之美;又有圓轉(zhuǎn)外拓的曲筆,有遒婉之美,用墨巧妙自然,墨色有枯有潤,變化豐富。章法上行距很寬,顯得蕭散疏朗,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、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?!吨星锾?傳為晉王獻之書(又傳宋朝畫家米芾所臨摹)紙本,手卷,縱27cm,橫11.9cm,行書3行,共22字。《中秋帖》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,也被乾隆皇帝收入《三希帖》?!吨星锾肥恰秾殨x齋法帖》、《十二月割帖》的不完全臨本,原帖在“中秋”之前還有“十二月割至不”六字。帖用竹料紙書寫,這種紙東晉時尚制造不出,約到北宋時方出現(xiàn)。從行筆中可知,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,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,吸水性較差,筆的提、按、轉(zhuǎn)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,常出賊毫,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、線條連貫、行氣貫通、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。清吳升《大觀錄》云:“此跡書法古厚,黑采氣韻鮮潤,但大似肥婢,雖非鉤填,恐是宋人臨仿?!睋?jù)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,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,故同樣寶貴。

“王獻之”分字解釋


詞語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