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bài jì

敗績(jī)


拼音bài jì
注音ㄅㄞˋ ㄐ一ˋ

繁體敗績(jī)


詞語解釋

敗績(jī)[ bài jì ]

⒈ 打了敗仗;潰敗;失敗的記錄。

齊師敗績(jī)?!蹲髠鳌でf公十年》

debacle; be routed;

引證解釋

⒈ 指軍隊(duì)潰敗。

《書·湯誓》:“夏 師敗績(jī), 湯 遂從之。”
孔 傳:“大崩曰敗績(jī)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楊誠齋軍門》:“孫 壯其言,因與賊戰(zhàn),乃至敗績(jī)?!?br />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十六篇:“八仙‘火燒東洋’,龍王敗績(jī)?!?/span>

⒉ 指事業(yè)的敗壞、失利。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豈余身之憚殃兮,恐皇輿之?dāng)】?jī)。”
王逸 注:“皇,君也;輿,君之所乘,以喻國也;績(jī),功也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 蔣琬 敗績(jī)於百里,而為三臺(tái)之標(biāo); 陳平 困瘁於治家,而懷六奇之略。”

國語辭典

敗績(jī)[ bài jī ]

⒈ 戰(zhàn)敗。

《左傳·魯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若未嘗登車射御,則敗績(jī)厭覆是懼,何暇思獲?」
《史記·卷六四·司馬穰苴傳》:「晉伐阿、甄,而燕侵河上,齊師敗績(jī)?!?/span>

⒉ 功業(yè)毀壞。

《楚辭·屈原·離騷》:「豈余身之憚殃兮,恐皇輿之?dāng)】?jī)。」

⒊ 行列錯(cuò)亂。
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魯莊公及宋人戰(zhàn)于乘丘,縣賁父御卜國為右,馬驚敗績(jī)?!?/span>

英語to be utterly defeated, to be routed

法語être battu à plate couture

“敗績(jī)”分字解釋


詞語首拼